一道川菜佳餚盛上桌,就是咀嚼一個地方文化的開端。廚師的手路,就是一部上演中的食色文化故事,彼此一起發現川菜。
川菜發源於中國古代的巴國(現在的重慶)和蜀國(現在的成都)巴蜀地區位於長江上游,西都是川西平原,東都丘陵地帶,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物產豐富,造就料理材料多而廣。川菜菜系的發展,經過了2千多年的演變,從春秋至兩晉的雛形期,隋唐到五代的較大發展,兩宋時期由四川傳至各地,至清末民國初年形成菜系四個階段。後來,從辛亥革命到抗戰,中國烹飪各派交融,帶給川菜深刻影響,也讓川菜的內容更加豐富。
四川省,簡稱川或蜀,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個省,省會位於成都。四川由於歷史悠久、物產豐富、風光秀麗,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特別是川菜,位居中國料理四大菜系之首,並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主要由成都、重慶及川北、川南的地方風味名菜組成。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是四川的省會,又稱為「蓉城」、「錦城」。成都菜被稱作上河幫,溫和、細緻。成都的飲食文化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十分知名,有「吃在成都」的說法,在城市四周,餐飲一條街比比皆是,從早吃到晚都不成問題。四川的小吃和大菜,在成都大都都能吃的到,較著名的包括:龍抄手、鍋湯圓、夫妻肺片、擔擔麵、陳麻婆豆腐、韓包子店、樟茶鴨等等。
茶文化發達
「天上晴日少,眼前茶館多」,形容的就是成都茶館遍布城市各角落的現象。茶館在四川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生活,成都人都有做茶館飲茶閒談的嗜好。
愛吃「蒼蠅館子」
成都有大量的蒼蠅館子,這可不是因為成都人愛蒼蠅,它是沒有什麼裝潢的小館子,可用低廉的價錢,吃到美味佳餚,而且蒼蠅館子是成都小吃的精隨所在。
冷啖杯
在夏天夜晚的路邊,各家小點擺開長陣,放了大量的矮桌小凳,小店販賣以冷食為主的小菜、冰啤酒、涼稀飯等等。
【綿陽】
綿陽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四川第二大城市,該地氣候溫和,自然資源豐富。綿陽的主要菜系是川菜,成都、綿陽的川菜算得上是最正宗的。但在綿陽更有特色的,應該是綿陽的小吃。綿陽的小吃種類多、味道好而且價格便宜。綿陽著名的小吃有:梓潼片粉、蔣紀豆花、軟餅回鍋、冷鍋魚、光富米粉。最好的小吃以前總是藏在街巷的深處,現在的綿陽小吃已經從巷子裡走出來,走進了連鎖店,讓各地民眾更加認識。
梓潼片粉
梓潼片粉飾綿陽街頭隨處可見的傳統小吃,綠色的片粉色澤鮮艷、晶瑩剔透、味道麻辣有酸香,嚼起來有韌勁。
窩窩包子
翠花街的「窩窩店包子」可說是綿陽第一包子,特點是皮薄餡大、外皮光滑潔白、油而不膩。
自貢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沱江支流釜溪河畔,有2千多年的鹽業生產史,是中外馳名的鹽都,這一點也直接影響了自貢的飲食習慣,鹽業的發展不但帶來了自貢城市的興旺,也帶來了飲食的繁榮,這其中,鹽工井灶菜的貢獻尤為突出,自貢名菜水煮牛肉、火邊子牛肉等都是來源於鹽工井灶菜。
被稱為小河幫的自貢菜則喜歡走極端,講究麻辣刺激,味道極其猛烈。自貢菜味厚香鮮,重味嗜辣,喜歡用椒、薑,用料多、雜、重,而且喜歡多放油脂,許多菜的成品表面都浮著厚厚的一層油,這在川菜中也是獨具一格的。自貢的小吃也是十分有名,慶榮森豆腐腦水粉、富順豆花、鄭抄手、謝涼粉等小吃都有著較長的歷史,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吸引著各地的食客。
同興路有著名的美食一條街,最大眾化的自貢美食在這裡都可以品嘗到。
水煮牛肉
相傳於北宋慶歷年間,富順縣、榮縣鹽井用的役牛淘汰後,鹽工們常用鹽和花椒做配料煮牛肉吃,後來經過廚師改進的配料和方法,取名水煮牛肉以麻、辣、燙、嫩、鮮、香為特點,色澤紅亮,肉質滑嫩。
慶榮森豆腐腦水粉
以細如絲、條條均勻、潔白柔軟的水粉和細嫩清香的豆腐腦,配以酥黃豆製成。慶榮森是自貢的百年老店,源於清光緒年間。
南充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長江最大支流嘉陵江的中游。南充有2千2百多年的歷史,自古就是川北商埠重鎮。在南充大菜小吃並興,川府之地,火鍋不可或缺,在南充市區內,不僅有來自成都的巴國布衣和重慶的劉一手、巴香魚頭等名店,還有南充當地的老南充、忘情水魚頭火鍋店等。南充市的小吃種類很多,尤以閬中的小吃最為出名,除了出名的張飛牛肉外,還有閬中通濟渠牛肉麵、川北涼粉、順慶羊肉粉等。
川北涼粉
清朝末年創立於南充。創辦人謝天祿在南充渡口搭棚賣涼粉,其涼粉細嫩清爽,作料香辣味濃,逐漸賣出名氣,謝家便代代相傳賣涼粉,後來正式開了川北涼粉店。
張飛牛肉
張飛牛肉,也稱保寧乾牛肉,為閬中市一大名食,在清代乾隆年間就遠近馳名。張飛牛肉又分生、熟兩種。生乾牛肉,經過醃製、煙燻、風乾、密藏等程式精製而成。熟牛肉,是選用精肉,經過浸漬、鬆肉、醃製、抹香、煮熟、烘乾等程式完成,張飛牛肉,玫瑰紅色,滋潤光亮,肉質細嫩,鹹淡適口。
宜賓市位於四川盆地南部,金沙江、岷江在宜賓城會成了長江,三江之水共同同孕育了宜賓靈秀的自然風景和深厚的人文情懷。
宜賓的美食多種多樣,有街頭小攤上的荺連水粉、卷粉、紅橋葉兒粑、附油黃粑飄散出誘人的香味;街邊小店中的柏溪潮糕、葡萄井涼糕綿軟細嫩、入口清香。然而這些僅是宜賓美食的一小部分,最能代表宜賓美食的是著名的宜賓燃麵,宜賓燃麵可說是宜賓美味的招牌。
宜賓燃麵
宜賓燃麵從前叫做油調麵,它要用當地人俗稱的「水葉子麵」(類似於剛趕出的麵條)煮熟,去除鹹味,撈起甩乾,再加上宜賓芽菜、小磨麻油、鮮豬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米、核桃、糊辣子、上等花椒、香蔥、豌豆尖等,再加上油及作料而成。麵條鬆散紅亮、香辣撲鼻、辣麻相間。據說上好的燃麵可用火點燃的,故名「燃麵」。
葡萄井涼糕
葡萄井涼糕是近年在宜賓興起的小吃。雙河人用葡萄井的泉水泡米、磨漿、做涼糕、泡涼糕,於是造就了宜賓新興的著名小吃。人民幣一元錢一份,涼糕細緻、入口清爽。
樂山位於四川省中南部,被內江市、自貢市、宜賓市、涼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地區和眉山地區圍在其中。樂山古稱嘉州,有「天下山水之勝曰蜀,蜀之勝曰嘉州」美譽。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就坐落在市東南部的凌雲山西壁中。
樂山飲食仍以川菜為主,尤其以麻辣聞名於世,蹺腳牛肉、串串香、牛肉豆腐腦、仔薑鴨脯、西壩豆腐、岷江河魚、東坡肘子、清蒸江團、東坡墨魚、珍珠魚、珍珠圓、串串雞、滷鴨、黃悶雞火鍋、魚頭火鍋、葉兒粑、肉包殼粑等等都是樂山地區的特色名吃。
位於峨嵋山市中心繁華地帶的「好吃街」是品嘗峨嵋山及樂山風味小吃的絕佳去處。那裡的小吃數不勝數,僅300米長的街道就有攤位200多家攤位,通霄營業,且價格便宜。
清蒸江團
江團主要產於樂山境內岷江小三峽,這種魚無鱗少細刺,肉質肥美。特點是肉質細嫩、湯汁乳白、鹹鮮可口、奇香撲鼻,是高檔宴席名菜。
珍珠圓
珍珠圓白似珍珠,是樂山名小吃,可搭配峨嵋山白茶食用。糯粑爽口宜人,香甜可口。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四川省北部。屬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 (原南坪縣),因溝中有荷葉、盤亞、亞拉、尖盤、黑果、樹正、則查漥、熱西、郭都9個藏族寨子而得名。
九寨溝地區的飲食主要是以藏族和羌族的餐飲為特色,其中藏族的特色食品有糌粑、洋芋糍粑、燻烤肉、酥油茶、青稞酒、乳製品(乳酪、優酪乳、奶皮和奶渣)、犛牛肉、蟲草鴨等;羌族人偏好酸辣口味,以玉米、小麥、青稞為主食,典型的特色食品有金裹銀(或銀裹金)、麥拉子、黃芪燉雞、酸菜、咂酒等;而當地漢族人的飲食則以川菜為主,另外,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在九寨溝還可以吃到粵菜等各地名菜;但是由於九寨溝的物資多由外界輸入,因此價格很貴。
糌粑
糌粑是藏族主要的食品,可分為青稞、豌豆、燕麥糌粑等等。藏胞出門在外都要隨身攜帶糌粑。吃時,碗裡倒進糌粑,和少量的酥油,沖茶水食用。糌粑攜帶方便,又是熟食,是一種物美價廉、方便實用的速食品。
洋芋糍粑
洋芋糍粑是九寨溝最有特色的食品,在一般飯店並不容易吃到,小吃攤是較好的選擇,尤其是在九寨溝縣城裡面能夠吃到。把洋芋蒸熟後,用力搗爛呈現黏稠狀,再打成糍粑,放在鍋中煮,煮好後加入酸菜、辣椒即可食用。
重慶,古稱巴州、渝洲,位於四川盆地東部,地處丘陵地帶,多山多霧,因此有「山城」、「霧都」的別稱。也因境內的嘉陵江古代稱之為渝水,所以又簡稱渝。
現為直屬中國中央的直轄市,已不隸屬於四川省。
重慶的飲食以川菜為主。除此之外,俗話說:「到重慶不吃火鍋,等於沒有來重慶」。重慶的火鍋可說是聞名於世,又麻又辣,香味迷人,讓人百吃不厭。
除了要嚐重慶的川菜與火鍋,還要感受一下山城街頭的小吃。還要感受一下山城街頭的小吃。炒米糖開水、涼糍粑、九園包子、熨斗糕、雞絲涼麵,各個風味不同,味道獨特,可算是體驗霧都的另一番情趣。
重慶火鍋
重慶火鍋以麻辣味為主,鹹鮮、酸辣味型兼有,可分為清湯火鍋、紅湯火鍋和兩者兼備的鴛鴦火鍋。重慶火鍋以調湯考究,麻辣鮮香見長,原料多樣,葷素皆可,可以滿足食客不同口味的需求。
雞絲涼麵
雞絲涼麵是四川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近年來已流傳至各地。麵條入沸水煮熟,撈出撒熟菜油,冷卻成涼麵,拌勻,在麵上加入煮熟後斯成的雞絲即可。涼麵的特點是多味調和、爽口,是夏日最好的消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