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克羅興是愛爾蘭一處古代皇室遺址,考古學家正嘗試解讀他們在這裡的發現,包括通往冥界的神祕通道。
在愛爾蘭一個較少人知道的地區,有個原野上的大土丘,羊群在上面悠哉地吃草,隨意走動。換作幾世紀以前,這裡的羊恐怕已落入祭祀者手中,驚恐得動彈不得。身穿儀式裝束的祭祀者會一邊念著咒文,一邊將羊隻高高舉起,準備獻給據說在附近烏恩納嘎特洞穴出沒的惡靈。
拉斯克羅興是古愛爾蘭王國康瑙特的中心,而這座巨大的土丘就在它的中央。這個昔日的鐵器時代重鎮,如今絕大部分都埋藏在羅斯康蒙郡的農地下,愛爾蘭正在推動將這片遺址列入聯合國教課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拉斯克羅興占地超過 6 平方公里,涵蓋 240 處可追溯至 5500 年前的考古遺址,包含塚丘、環狀要塞(聚落遺跡)、豎立的巨石、線形土堤、一個鐵器時代的儀式聖所──以及被稱為地獄之門的烏恩納嘎特。
研究拉斯克羅興的考古學家丹尼爾.克爾利說,兩千多年前,愛爾蘭社群似乎以大自然和土地為崇拜對象,愛爾蘭的新年節慶薩溫節,就是在此時誕生於拉斯克羅興的。1800 年代,愛爾蘭移民將薩溫節的傳統帶到美國,演變成充斥糖果甜食的美國萬聖節。
麥基爾大學的退休副教授陶樂西.安.布雷是愛爾蘭的民俗專家,她解釋道,在基督教出現以前,愛爾蘭人將一年分為夏和冬,共以四個節慶來劃分。2 月 1 日是因伯克節,正好是羔羊產季。5 月 1 日的貝爾丹節標誌著冬季的結束,傳統習俗包括以露水洗臉、摘取初綻放的花朵,以及繞著綴以各種裝飾的樹跳舞。8 月 1 日迎來魯納薩,
這是獻給神祉魯格的收穫節,由愛爾蘭王主持。10月31日則是薩溫節,標誌著舊耕作年度的結束和新年度的開始。
拉斯克羅興既是皇宗聚落,也是舉行這些節日的主要地點。在薩溫節期間,拉斯克羅興就是忙碌的活動據點:以山丘上的神廟為中心,四周圍繞康瑙特貴族的塚丘。
這些貴族或許曾經在拉斯克羅興生活。至於其他社會階層較低的康瑙特社群,則散居各處農地,只有在節日前來。在慶祝的活動中,他們會進行交易、大快朵頤、交換禮物、玩遊戲、安排婚事,還會宣布開戰或回歸和平。
節慶參與者可能也會準備祭品,或許是用來獻給愛爾蘭冥界的亡靈。那個晦暗不明的地下國度中,住著愛爾蘭的永生之靈,還有各種各樣的野獸、惡魔,以及怪物,其中有些會趁著薩溫節,從烏恩納嘎特洞穴中逃逸出來。
「每逢薩溫節,人間和冥界之間那道無形的牆就會消失。」拉斯克羅興的導遊暨研究者麥克.麥卡錫與其他作者合著過幾本以當地為主題的出版物,他說:「一整群可怕的冥界怪獸會在這時湧出,大肆破壞四周的地貌,為迎接冬天的來臨作準備。」
人們感謝這些亡靈協助農務的同時,又害怕引來它們的怒火,遭到無妄之災,於是就在山頂和田間點燃儀式火焰,保護自己免受傷害。麥卡錫說,他們還會假扮成幽靈的同伴,以免被拖進穴,帶到冥界。
儘管這些傳說生動引人,而且還以一片廣大的考古遺址為場景,但開車經過拉斯克羅興的人,很容易以為這裡除了一片片牧場之外什麼都沒有。有的專家說拉斯克羅興有可能是歐洲最大尚未發掘的皇室建築群。這片遺址不僅從未經過挖掘,甚至早於愛爾蘭文字記載的歷史。因此科學家必須使用非侵入式的技術和地區文物,來拼湊這裡的故事。
雖然愛爾蘭人幾個世紀以來都知道這裡是拉斯克羅興的所在地,但直到 1990 年代,才有愛爾蘭研究團隊到此,利用遙測技術揭開地底下的考古祕密。
「目前為止在拉斯克羅興採取的方法很好,讓我們有豐富的發現,但沒有會隨著發掘這類直立土造遺跡而來的破壞。」克爾利說。
保存拉斯克羅興完整真貌的方針也延伸到了旅遊業。雖然拉斯克羅興意義重大,卻是愛爾蘭較少人參觀的景點,每年只有約 2 萬 2000 名訪客。相比之下,莫赫懸崖每年的觀光客則超過 100 萬人。「如果拉斯克羅興能夠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讓這裡引起更多關注,那當然很好,因為說不定會讓我們有更多資金維護這裡。」克爾利說:「但我們期望的是永續觀光,而不是一窩蜂的、以萬聖節為噱頭的觀光。」訪客可以翻過柵欄,穿過原野,窺看烏恩納嘎特洞穴狹窄的通道。要是在愛爾蘭鐵器時代,在薩溫節做出這樣的行為非常危險,因為即使裝扮成妖魔鬼怪也可能逃不過它們的怒火。
2000 年後的現在,萬聖節不給糖就搗蛋的扮裝孩子,大多不知道自己其實在模仿一個史前傳統,只是比起要糖果,當時冒的風險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