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結交朋友建立人脈網,必須強調主動。一切自卑的、畏首畏尾和猶豫不決的行為,都只能導致人格的萎縮和為人處世的失敗。
人生有些事情,個人是無法選擇的。比如,你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無法選擇自己的親戚,也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時間和空間,等等。但是,一個人在長大成人,尤其是經濟獨立之後,你可以自由選擇、營造你的人脈網,結交什麼樣的朋友,構成什麼樣的人際關係網路。這是我們最大的自由。
實際上,許多人都因為個人生活與工作的狹小範圍與具體環境的侷限,除了自家人和親戚關係,還有那麼幾個同學、同事、朋友和熟人,都是「順其自然」、被動形成的。許多中年人和老年人大多一直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就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只在家庭和工作單位之間來往。如今的年輕人可不是以前的老古董了,很活潑,天南海北到處都是朋友。但作為個人有意識地選擇和結交朋友,有意識地 建立自己的信譽,經營人際關係的網路,依然寥寥無幾,這是營造人脈網的遺憾。
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場面:在生日宴會上,幾個好朋友聚再一起歡天喜地玩王鬧鬧,而旁邊會有人只是一聲不吭地吃吃東西,沒有加入倒那些人的行列中。這樣的人實際上是白白放棄了擴大自己交際圈的好機會。如果能主動爭取和別人交流,那就會開拓一個自己不曾瞭解的嶄新世界,也會促進自己的成功。
那麼,怎樣才能和對方良好地交流呢?有這麼一句話:「對方的態度是自己的鏡子。」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有時自己感覺「他好像很討厭我」,其實這時正是自己討厭對方的徵兆。因此,對方也會察覺到你好像不喜歡他,當然兩個人就越來越討厭彼此了。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自己要主動與對方交流,主動敞開心扉。
生活中,胡先生十分重視創造與人結識的機緣。比如,他剛剛搬到新社區的時候,一天傍晚,他看見鄰居家的女主人走了出來,便隔著十幾英尺的樹叢向對方望,然後非常自然地找到恰當的時機,抬起頭,露出笑容,喊一聲:「你好!」隨後,胡先生便彎腰穿過樹叢,到她的後院,開始與她聊起天來。他們就這樣認識了,彼此留下電話,約好互相聊聊,大家有個照應。
那第一聲「妳好!」是怎麼產生的呢?胡先生認為他們幾乎是同時地隔著樹叢向對方打招呼;胡先生也相信,他們是一起有意識地走向樹叢,為的是與對方結識。
這種彼此心裡準備好,伺機而動,主動出擊是非常重要的。道理是這樣,但避免不了人們對主動交往有很多誤解。比如,有的人會認為「先跟別人打招呼,顯得自己沒有身分」「我這樣麻煩別人,他肯定會反感的」「我又沒有和他打過交道,他怎麼會幫我的忙呢」,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害人不淺的誤解,沒有任何可靠的事實能證明其正確性。但是,這些觀念卻實實在在地阻礙著人們,阻礙了人們在交往中採取主動的方式,因而失去了很多結識別人、發展有一的機會。
與人結交,主動是最重要的,但是如何說好第一句話更為重要。如果能把第一句話說得扣動人心,就很容易與人建立起友好的關係。
在現今社會,在你搭乘飛機或火車、輪船的時候,便是建立人際關係的絕佳機會。如有可能,人們都想和鄰座的人聊上幾句話,一方面可以打發時間,另一方面可以多認識幾個朋友,因而路上可以相互照應。然而,向坐在身旁的素不相識對象開口攀談,的確需要相當的勇氣與方式。尤其是說好第一句話很重要。
你不要小看初次見面的第一句話,在人際交往中它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說第一句話原則是:貼心、親熱、消除陌生感,常見的有這模三種方式:
1. 問候式
「你好」是向對方問候致意的常用語。如能因對象、時間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問候語,效果則更好。對年齡跟自己相仿者,「稱「老X(姓),你好」,顯得親切;若對方是醫生、教師,說「李醫師,你好」、「王老師,你好」,有尊重意味:早晨說「你早」、「早安」則比說「你好」更得體。
2. 攀認式
任何兩個人,只要彼此留意,就不難發現雙方有者這樣或那樣的「親」、「友」關係。例如:「你是台灣大學畢業生,我曾在台大進修過兩年。說起來,我們還是校友呢!」「你是體育界老前輩了,我老婆可是個體育迷,我們也算得上是『近親』啊!」
3. 敬慕式
對初次見面者表示敬重、仰慕,這是表示必須注意:要掌握火侯,恰到好處,不能亂吹捧。表示敬慕的內容應因地而異。例如:「你的大作我讀過多遍了,受益匪淺。想不到今天竟能在這裡一睹作者風采!」「今天是教師節,在這光輝的節日裡,我能見到你這位頗有名望的教師,不勝榮幸啊!」……
一般而言,碰到三十分鐘內開口說話是最理想的。一旦過於三十分鐘,除非出現特別合宜的機會,否則雙方只能以沉默告終。在現場氣氛凝固之前,無論什麼話題都可以打破僵局,務必先開口交談。比如故意詢問一下該車次的到站時間,或者向對方借閱報紙,趁機還可以就報紙新聞發表意見等,接下蘭好多的話題都順利成章了。
此外,還要善於把握機會開口說話,比如如果對方為女性,那麼當她費力地往行李架擱放行裡的時候,遍是一個上天賜予的好機會。「讓我幫妳放吧!」只需要一句話,一個舉手之勞,氣氛就立刻緩和下來,而在你幫忙後,她必定會感謝你,於是你們便可以很自然地聊起來了。
如果讓這種時機溜走,等她忙完一切塵埃落定,你冷不防地開口搭訕,必定讓對方感到突兀,必定無法指望獲得自然的溝通。
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如果一開口便說些中聽討好的話,對方反而會感到緊張,猜想著你會有什麼意圖。趁著忙亂時說些不經意的話,對方反而較能以輕鬆的心情回應攀談。總而言之,你最初開口寒暄的目的,是為了向對方表明自己是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