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幫 禁酒時期

作者:李孟翰

本修正案簽署一年之後,將禁止任何形式的酒精飲品的銷售、運輸或者進口行為。
──《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

美國黑幫在開始的階段只能夠說是當地政府的打手,早期的愛爾蘭黑幫必須看塔馬尼派的臉色行事。一旦黑幫的舉動太過火,很容易遭到政府的打擊。

義大利人和猶太人到美國後,曾試圖改變這個狀況,因此五點幫和伊斯曼幫的交火十分激烈。他們儘管還在替塔馬尼派做事,但是私下的交鋒愈演愈烈,黑幫正在試著透過爭奪地盤來擴大自身的影響力,進而擺脫政府的制約。

隨後而來的朱塞佩•莫雷洛則屬於一個外來的野蠻黑幫,莫雷洛犯罪家族不和政府打交道,他們只是純粹為了自己的利益去犯罪。美國政府當然不會允許這樣單純的犯罪集團出現,所以即便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也要將莫雷洛犯罪家族的頭目抓進監獄中。

隨後,美國的黑幫似乎又回到了政客的手中。然而此時美國國會批准執行的一項修正案卻打破了美國黑幫的格局。正是這項修正案讓美國黑幫成長壯大,擺脫了政府的控制,也讓這些黑幫頭目成為美國的地下國王。

1919年1月16日,美國國會批准《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10月28日,又通過了對修正案進行詳細解讀的《沃爾斯泰德法案》。該修正案確定,在美國釀造、運輸以及銷售酒精飲品的活動都是違法的,這預示著美國禁酒時期的開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婦女權利有所提升,她們不堪忍受酗酒的家人對其她們的家庭暴力,因此呼籲禁酒。同時,美國當地的清教徒也反對飲酒。最終在共和黨的爭取下,美國國會批准了《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也被人稱為《禁酒令》。

1920年1月16日,美國正式進入禁酒時期,當天晚上,人們盡情暢飲剩下的酒精飲品。大多數人都將其視為狂歡的節日,他們以為禁止酒類流通後,對社會能產生良好的影響。但事實上,酒這種東西根本不可能被完全禁止。

禁酒時期開始後,的確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一定影響,但是禁酒是如此不現實的。當時各地都有人在私自釀酒,地下釀酒廠的生意甚至比禁酒時期之前還要好,人們經由釀造私酒,來獲取無法想像的利潤。

當然,隨著《禁酒令》的發佈,釀酒所需要的原材料也受到了限制,然而這些私自釀酒的人才不會在乎這些,他們從醫院或者工廠偷取醫療酒精和工業酒精。製造出粗製濫造的酒後,又使用各種手法對釀造出的酒進行染色,讓這些酒的外觀發生改變。同一時間釀造出的酒可以被當作蘭姆酒或者威士忌來販賣。

美國當局對這種情況也有所察覺,當時美國每年最多有5,600萬升的工業酒精被偷,禁酒探員們為了杜絕這些犯罪分子偷盜工業酒精,不得不採取非常手段。1926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決定用投毒的手段來阻止人們偷盜工業酒精,他允許人們在工業酒精之中加入有毒的甲醇。但私自釀酒的人可不管這些,這些犯罪分子花錢找了幾個化學家對這些酒精進行提純,然後再釀造成酒。政府不得已又在工業酒精中加入了馬錢子鹼、汽油、汞以及苯等有毒物質。

釀造私酒的這群黑幫成員,索性在最後只對這些酒精進行簡單的處理,隨後就把釀造好的酒拿出去賣。據統計,1926年,紐約共有超過1,200人因酒精中毒住院,400人因喝了有毒的酒而喪命。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願意花大價錢去購買毫無安全保障的私酒。也正因此,越來越多的不法之徒開始進行販賣私酒的非法事業。他們從走私販賣酒精飲品的過程中獲取了大量的利潤,在當時,販賣私酒是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斂財手段。

除了私自釀酒以外,美國各地都有地下酒吧,只要你小聲向看門人請求,他們就會把你放進去。當然,這些看門人不會不加選擇地把人放進地下酒吧。看門人的工作就是對要求進入地下酒吧的人員進行甄別,從中判斷出哪些是真正需要買酒的,哪些像是禁酒探員。

當然,地下酒吧也不是獲取酒的唯一途徑,那些願意花錢買酒的人還可以從其他地下組織那裡獲取私酒。也有人鑽法律的漏洞,在自己家裡建立私人吧台,販賣個人存放的私酒。還有很多人透過合法的途徑買到了酒。有些人會藉著宗教的名義經由正常管道獲取少量的酒,因為美國大多數人信奉天主教,而天主教在做禮拜或者禱告的時候會用到聖餐,有些人就以籌備聖餐的名義去積存酒。

除了借用宗教的名義,還有許多醫院為「病人」開立虛假的藥方,故意在藥方中增加了酒的比重,達到間接販賣私酒的目的。在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主角蓋茨比也正是靠著開連鎖藥店私下販酒而發達的。

除此之外,一些烘焙工坊經營者也在購買原材料的時候,特意要求索取更多的葡萄酒,他們聲稱這些酒是製造麵包的材料,但實際上大部分的酒還是被他們販賣了。

同時,加拿大、法國等地也源源不斷地運來了走私酒,這些廉價優質的酒很快成為私酒之中利潤最大的一部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有幸販賣這些純正的酒。美國走私酒的管道已經被各個黑幫牢牢掌控住了,這些黑幫成員將馬車改裝,外表看上去只是裝卸木材的車,內部卻藏著滿滿一車的私酒。美國的黑幫正是在禁酒時期不斷發展壯大的,它們經由從各地走私販賣酒,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累積了財富,擺脫了政府對其的制約。

走私酒的氾濫給當時已經處於腐敗深潭的美國政界帶來了更大的腐敗,那些經由走私獲取大量金錢的老闆上下打點,收買員警以及地方官員為其賣命。這些黑幫老闆在保證安全販酒的同時,也採取非法手段去提高酒的價格,打擊自己的競爭對手。這些都造成當時美國治安的混亂不堪。

20世紀的20年代被視為美國黑幫的黃金年代,許多當年在五點幫當過小弟的年輕人,都藉著這個年代成長為獨霸一方的黑幫巨頭。這些巨頭包攬了走私、釀造、銷售的流程,他們在販賣私酒的事業中獲益良多。禁酒時期的美
國永遠都存在著非法飲酒的人,而這些人也願意花費比以前高出數倍的價格去購買私酒。

《禁酒令》的結果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在禁酒時期,美國暗中生產、走私、販賣的酒比禁酒時期之前還要多。屢禁不止的黑市酒業,在這種大背景下達到了空前的繁榮,為了獲取高額利潤,黑幫巨頭們對競爭對手敲詐勒索、暴力挾持,無所不用其極。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事業更加穩定,他們和政府官員勾結,又在另一層次助長了美國腐敗的滋生。而因為酒已經被法令禁止,也造成了美國失去了相當大的稅收,這也對美國國庫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影響

1933年2月17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布萊恩法》,將《禁酒令》規定的限度放寬,調整為允許買賣酒精含量在3.2%的飲品。這樣的做法只不過是為當局找回一些面子罷了,事實上此時的《禁酒令》已經成為一個笑話,它除了助長了美國黑幫、削減了美國稅收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同年12月5日,《美國憲法第二十一修正案》通過,正式廢除了《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也成為美國歷史上迄今為止被廢除的唯一一條修正案。自此,美國禁酒時期宣告結束,美國禁酒時期共持續了13年10個月又19日。

在這13年內,美國黑幫風起雲湧,許多曾經的老大被殺死,許多幫派被吞併,當然,還有更多的黑幫頭目在禁酒時期成為美國黑幫的老闆。也正是在禁酒時期過後,美國黑幫才有了秩序,美國才真正出現了在全國都備受尊敬的教父。

圖文摘自:美國黑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