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4大支柱 抗「疫」返榮光

文/胡林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義大利倫巴底 (Lombardy) 成為引爆歐洲新冠疫情源頭,米蘭 (Milan) 也遭到池魚之殃。不過,米蘭市政府推動數位轉型計畫。

如今,走在義大利米蘭大街上,不再是鎂光燈閃爍的時裝秀,而是學校、企業關閉,民眾宅在家。米蘭看似跌到谷底,但過去推動的數位轉型計畫展開神救援,協助市府員工透過在家辦公,維持公務推動的效率。推動該項計畫的米蘭市副市長科可 (Roberta Cocco)說:「多年來在數位基礎設施和數位方面投資,幫助米蘭市經濟復甦。」

數位公民文件夾 書報攤變身市府衛星機關

米蘭市政府在2016年7月通過以用戶為中心「基礎設施」、「服務」、「數位教育」、「數位技能」為基礎的數位轉型計畫。其中,藉由「數位公民文件夾」(Digital Citizen Folder),市政府讓 7,000 多名市府員工在家工作,也不會降低服務品質。

「數位公民文件夾」是政府提供市民一個私人、安全的數位儲存庫,市民透過市府入口網站查找想要的資訊。其中,國家電子身分系統(Sistema Pubblico di Identità Digitale, SPID) 具有高安全性的身分驗證系統,可以保護及保證市民使用「數位公民文件夾」的安全性。疫情爆發前,市民的使用率超過 200 萬次,並且提供 67%的市民證書;疫情期間,使用率大幅提昇,有效降低親自前往市府洽公的人數,協助市府的服務不中斷,同時避免疫情擴散。

米蘭市政府數位轉型的另一目標,則是傳播「數位知識」和「數位技能」,使市民能了解「數位技能」所提供的各種機會,並進入和使用市政府提供的公共電子服務,以利市府推廣公民數位化教育。為讓市民在疫情期間居民依舊可使用市政服務,所以市政府加速推出「數位公民文件夾」應用 APP。科可副市長表示,「我們加速將服務從網站轉移到 APP,轉為行動服務,便於市民使用手機登錄使用。我們服務必須簡化、簡化再簡化。」

另外,米蘭市政府與各地的 100 多個書報攤合作,透過應用程式介面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連線並為業者提供訓練,使市民取得證書和其他基本文件。

聊天機器人WhatsApp 領航迷途旅客

米蘭數位轉型則是與 Facebook 合力推出WhatsApp 聊天機器人,成為民眾專屬虛擬助理,可以快速且準確地用義大利語及英語回答市民常見的問題,可說是歐盟城市中的創舉。WhatsApp 聊天機器人在緊急情況下為市民提供有關於支援服務、活動開放、公共服務和禮拜場所等訊 息,甚至為疫情期間的人流 動向、交通和停車、身障者服務,緊急情況管理、保健和衛生措施提供建議。 例 如: 在 米 蘭 機 場,WhatsApp 聊天機器人可協助獲取航班的即時資訊,查詢帶動物旅行、行李箱類型,運輸液體、附近餐飲、住宿等細瑣資訊。即使遇到不知道答案的問題,也會引導旅客與工作人員聯繫。

「數位公民文件夾」與「聊天機器人」涵蓋連接性、Wi-Fi、雲端運算 (Cloud Computing)和公民服務等數位化措施,但假如不能確保每位公民都能使用,就無法促進創新。米蘭市政府結合民間合作夥伴和其他公共實體展開大型數位教育計畫。例如:三星為米蘭的客戶服務中心提供 100 多個電話接線員,疫情期間通話數量是過往的10倍。此外,米蘭市政府也與科技顧問業者 BIP 合作,製作數位訓練影片,教導如何保護數位設備安全、建立安全的密碼、安全瀏覽網際網路及下載文件等技巧。

TEMintheCity 1.5 萬名生力軍加入

為了促使年輕人學習數位技能,米蘭市政府攜手 50 多個公私部門夥伴,2020 年 4 月在線上開 啟「STEMintheCity」計畫,目的是為了向年輕人推廣「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 的教育和職業,授課對象從小學到大學都能參加,總共吸引 1.5 萬名學生參與。「分享擁有數位技能的價值非常重要,以便在這麼艱難的經濟形勢下(疫情期間)也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並擁有良好的職業生涯,尤其是對年輕人。」她表示,如果沒有使用數位科技作為接觸與動員人們的推動器,將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出回應。

米蘭市政府正在努力推動一項「總體規劃 2030」(Master Plan 2030) 計畫,以進一步提昇數位基礎設施。除此之外,更將重新分配街道空間,以利騎腳踏車、步行等活動,並增加使用低碳技術。科可很有信心,疫情過後,米蘭會變得不一樣。

圖文摘自:能力雜誌 第7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