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院浴火重生
這座大教堂在2019年4月仍在悶燒時,法國領袖們已矢言要在2024年前完成修復。隨著修復工作的進展,《國家地理》雜誌獲得絕佳的機會進入現場,見證各種努力。 巴黎這座最具代表性的大教堂的重建工作,將會保留其源自中世紀的風格,並向19世紀拯救了這座教堂卻一度遭到詆毀的建築師致意。
撰文:羅伯特.昆濟格 ROBERT KUNZIG
攝影:湯瑪斯.范胡崔夫 TOMAS VAN HOUTRYVE
繪圖:費爾南多.G.巴蒂斯塔 FERNANDO G. BAPTISTA
首先是救援。現在是修復。
火災發生後,工作人員光是清除燒毀的木材及其他碎片,並製作托架支撐拱頂與飛扶壁,防止災難性崩塌,就花了超過兩年時間。如今教堂內都是鷹架,修復工作終於展開。第一步是要清理建物所有表面,以除去灰塵和鉛製屋頂被火融化所產生的毒性殘餘物。
在教堂內部, 大部分神聖或美麗的物品都安然無損。
燃燒的屋頂木材、大塊石灰岩、尖塔上750公噸的橡木和鉛,全都崩落至聖母院內部。然而具有歷史重要性的藝術品都沒有受損,彩繪玻璃也只受到很輕微的損傷。「這是奇蹟。」古蹟修復師瑪麗-艾蓮.迪迪葉說。像圖中這樣的小聖堂(聖母七苦小堂),將獲得清理與修復,多數小聖堂在火災前就需要這樣的維護了。
從教堂外面看, 聖母的痛苦 清晰刺眼。
鷹架和一臺巨大的起重機,讓聖母院直指天堂的高度相形見絀;現場如今被頂端是刺鐵絲的一道金屬牆圍繞。不過聖母院以前就曾經從創傷中復原過。1831年,維奧萊-勒杜克就在塞納河對岸的這個制高點,看到暴民攻擊聖母院。後來他指揮了第一次聖母院修復工作,保存了這座如今聞名全球的地標。
巴黎聖母院的 主體建築逃過了1831年的大火。暴動群眾爬上屋頂,推倒一根巨大的鐵製十字架;
他們打破彩繪玻璃、劈砍耶穌雕像、砸碎一座聖母像。不過暴動者真正的目標是巴黎大主教――他當時不在教堂內,因此他們洗劫了位於教堂南邊、面對塞納河的主教宮,然後放火燒了這棟建築。如今主教宮已經不存在,原址停著一臺75公尺高的工程起重機。
火災造成的某些損害 隱而不顯。
繩索技師戴著呼吸器以避免吸入鉛塵,尖塔所造成的中央破洞沿邊的拱頂有一些鬆動的石塊,他們準備用灰泥來固定。大火的溫度高達攝氏760度,損毀了某些拱頂的頂部,以及拱頂上方60公分厚的石灰岩牆,造成好幾公分厚的石塊剝落下來,並產生內部裂縫。有些石塊需要更換。
更深入報導:國家地理雜誌 No.243
前往Store,下載離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