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空氣的致命代價 空氣汙染每年造成約700萬人過早死亡, 撰文:貝絲.嘉蒂納 BETH GARDINER
當COVID- 19開始肆虐全球,法蘭雀絲卡.多明尼奇就在懷疑,空氣汙染也會造成死亡人數增加。以科學家對髒空氣的了解,以及他們對新型冠狀病毒所知的一切,這是合理的結論。生活在汙染地區的人,比較可能有慢性疾病,而這類病人也比較容易感染COVID-19。此外,空氣汙染會削弱免疫系統,使氣管發炎,讓身體比較不能抵抗呼吸道病毒。
燃煤以及它造成的後果,在烏蘭巴托隨處可見。鏟著生煤的小販,原本是烏蘭巴托街道上常見的景象;一個家庭每年冬天可能輕易就燒掉3公噸生煤。政府現在已經禁燒生煤,轉而推廣煤磚──但空氣汙染程度仍然高得危險。
美國如何清潔空氣,洛杉磯的老居民還記得幾乎完全看不到城市周邊山脈的日子。如今這些山已是這座城市粗獷美景的重要一部分。不只南加州是這樣。多虧了1970年的《空氣清潔法案》,全美各地的空氣比以前乾淨了77%――即使是在人口、經濟和路上車輛的數量都有成長的情況下。這樣的改善延長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節省了數兆美元,並讓美國寫下全球對抗空汙中的一則成功故事。現在從格里斐斯天文臺,保證可以清楚看到洛杉磯的天際線──這是該市空氣比以往乾淨許多的驚人寫照。然而這裡的空氣之髒仍是全美前幾名。
在美國,空氣汙染則是為這個國家明顯的種族不平等增添了另一個向度。一項研究發現,美國黑人所接觸到的PM2.5約是整體人口的1.5倍,而這種不平等與其說是經濟上的,其實更是種族上的。「有錢的美國黑人呼吸到的汙染比貧窮的美國白人還多,向來如此。」多明尼奇告訴我。這個鴻溝日益加深。「我們已經開始清潔這個國家的空氣,但我們清潔的大多是白人居住地區的空氣。」在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南部,來自布魯克林與克第灣區的夏香達.坎波和其他年輕的行動者,由於對空氣汙染感到擔憂,因而挺身對抗在附近建造焚化爐的計畫。此處的居民本來就已經住得離其他工業汙染源很近,包括一座醫療廢棄物焚化爐、化學工廠和一座垃圾掩埋場。
更深入報導:國家地理雜誌 No.233
前往Store,下載離線閱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