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最珍貴的不只是買到好物,或許走過一間好店的當下自己走了進去,這更值得感動。在路上一切常充滿變數,但有些好店,或許可以先列在行程的要角當中,出門的時候別錯過。我們請教了各地在住人士以及資深旅人,還有博物館商店愛好者,穿越條條大路,帶我們牽起邂逅這些好店的緣分。
旅行中如果有充裕時間,大可隨性走馬看花,但遵循時間寶貴的原則,有些地方想建議你不該錯過。《Shopping Design》特別請到旅居世界各大城市的內行人以及熱愛探索的旅人們,問問造訪這些城市必去的購物寶地。這些寶地,有的可以感受文化,有的可以感受人情,有的則是當地靈魂,有的還可以買幽默感⋯⋯各有千秋,聽聽他們怎麼推薦!
這棟由比利時建築師Vincent Van Duysen設計的度假公寓,包含了四間房間的公寓、一層半的餐廳、提供餐廳使用入菜的空中香草花園;以及一層半的選物店。荷蘭籍主人Tim Van Geloven & Ilse Cornelissens的好品味,展現在空間的每個角落中。時常旅行的Tim & Ilse,將他們自己生活的住所在旅行時分享給別人。「我們只是將衣服打包出門而已。」樓上公寓的狀態就是他們生活的切片,樓下的選物店也展現了他們品牌的核心。
Graanmarkt 13有許多令人心癢的選物,然而自家產品應該是這間選物店最代表性的商品,例如自家餐廳使用、產自花園的香草組合,沙拉醬汁,餐廳使用的陶製餐具;或是樓上公寓使用的蠟燭。這些商品不是選物名牌,卻恰恰展現了比利時令人神往的簡約品味。
在葡萄牙,隨處可見各種公雞、花磚和電車圖案的紀念品,若想入手真正在地、實用又不落俗套的伴手禮,不妨把錢花在這裡!A Vida Portuguesa 意即「葡萄牙生活」,選物網羅各家本土品牌的生活用品。其中,位於Intendente的旗艦分店還曾被《Time Out》雜誌評選為里斯本最美麗的店舖,這裡前身是一座青花瓷工廠,庭院牆面仍鑲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彩繪瓷磚,散發出迷人的古舊氣息。
店內販售超過六千種商品,舉凡文具、書籍、食材、家飾、杯盤、玩具、手工藝、衣服配件、保養沐浴用品應有盡有,而且全部都是Made in Portugal!商品不但質感溫潤、包裝設計精美,價格也相當合理,根本就是生活雜貨迷們的夢幻寶地!這裡除了也有販售各種魚罐頭之外,值得入手紀念的,還有由19世紀葡萄牙藝術家Bordalo Pinheiro設計的包心菜葉瓷盤,而有著復古包裝的葡萄牙國民牙膏Couto一條不到2歐元,絕對是送禮自用兩相宜!
位於中產階級、布爾喬亞性格的Prenzlauerberg區,Kollwitzplatz是講究生活質感、追求高品質食材的柏林市民的週末聚會場,整個市集,就是一家最在地、最有日常況味的露天選物店。攤位老闆都是專業人士,除了來自柏林近郊布蘭登堡的獨立小農,也有很多販賣生活道具、質感甚至更勝專門店的攤位,例如純正德國與芬蘭手製的各種刷具,德國製、純棉厚實且織紋美麗的桌巾餐巾與羊毛毯,來自西班牙的草編購物籃與Espadrilles便鞋(而且一雙才12歐元),有機肥皂、保養品、花草茶,百年繪畫的古董印刷品;另外,還有一攤販售甘草糖(Licorice)專門舖,這種風靡歐洲的糖果,在這兒找得著來自歐洲各地的品牌與口味,很有意思。
Svenskt Tenn是瑞典設計圈友人口中號稱「每個瑞典女孩必訪」的夢幻家居飾品店。創辦人Estrid Ericson在1924年成立之初,希望能提供質佳又價格合理的錫製家飾,在1935年後她遇到了維也納建築師Josef Frank並展開一系列合作,特別是經典的花草圖紋織品應用與家具,反思現代主義下對於標準化、機能性家具的追求,加上了維也納式的優雅成了「現代瑞典風格」(Modern Sweden)的代表。
標榜店內80%都是原創設計,工匠技藝與永續環保是不變的追求,店內陳列不只是商品展示的場景,更是生活情調的營造,彷彿你隨時都可以入住,也難怪成為每個女孩的dream shop。
荷蘭人從小到老都愛吃花生醬,這是讓他們頭好壯壯的營養美味。相較亞洲人嗜甜,荷蘭人喜歡微糖帶鹹,有些含花生脆粒嚼起來特別香濃。阿姆斯特丹就有一間世界首創的花生醬專賣店「De Pidakaaswinkel」,整間店只販售各種口味的荷蘭式花生醬。緣起兩位年輕男孩太愛花生醬了,開始研發各種口味。最後請親友們票選出10種試賣,像是大蒜烤洋蔥,辣椒檸檬草,荷蘭肉桂焦糖煎餅,咖啡海鹽⋯⋯當時店面仍在準備,但消息已傳遍全國,大排長龍的粉絲緊緊守候在門口。上次去店裡遇到老闆,他笑著說從沒想過會這麼受歡迎!我挑了一罐椰香海鹽花生醬,回家馬上品嚐。真的,手工口感果然不同,也太溫潤綿密了!已愛上!
說起倫敦,可能三千字也不夠列舉所謂「必看必買必吃」,然而短居在倫敦期間,要說最常為家裡添購傢飾家用品之處,誠實的身體還是都會自動導航去Habitat。
1964年Terence Conarn在倫敦Chelsea區創辦了第一間Habitat,版圖擴張後幾經轉手,2016 下半年倫敦retail巨頭Sainsbury's買下了Home retail Group,其中包含知名電器商店Argos與 Habitat。不斷擴張的Habitat目前在英國就有17間(包含三間旗艦店)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從餐具、家飾、家具、禮品到各種小物,Habitat商品種類繁多,但私心買過最喜歡也實用(儘管我的實用定義可能稍有不同)是他們自家設計的金屬彩色行李箱,收納之餘、兩個箱子堆疊就能當作客廳邊几;另一個則是可摺疊的床上早餐桌,每個週日都在床上慵懶度過。
人行道旁一張寫著店名和「We Do Dishes」雙關語的白色木製看板,加上充滿個性趣味的櫥窗,讓路人很難不被吸引入門一探究竟。的確,這間離紐約熨斗大樓四個路口之遙的Fishs Eddy,是我們帶朋友採買紐約紀念品口袋名單的前三名。
質樸的店格與滿滿的各式商品,讓人目不暇給。他們的餐具以瓷器為主,復古風的產品就像在美式餐廳或Diner會用到的咖啡杯、餐盤一樣,厚重的設計手感溫潤。以簡單又慧黠的圖文點綴,滿滿的美式幽默俯拾皆是。從曼哈頓的知名建築、橋或天際線,甚至是水塔等各樣極為紐約的元素,到KUSO政治人物的系列,或與其他知名設計師與品牌的聯名合作,讓各種品味的顧客一定能在這僅此一間的平價餐具專門店找到心儀的商品,打包屬於自己的紐約記憶。
現代信用卡在首爾有多間令人瞠目結舌的圖書館:設計圖書館、烹飪圖書館、音樂圖書館和這間「VINYL & PLASTIC」,而唯有這裡開放所有人任意進出(其餘都需要成為信用卡會員,才能一窺其奧妙)。店裡的空間開闊舒適,我尤其喜歡在有陽光的午後,坐在左側的試聽區,這裡有好幾台黑膠唱機,你可以隨意挑選櫃子裡任何的黑膠唱片,自己放來聽。一樓其餘的地區,則陳列了不同種類各時期超過7,200張黑膠唱片。上了二樓,除了有一間小咖啡廳外,還搜羅了不管是K-pop、古典、爵士、龐克、電子音樂等類型多達16,000張的CD和DVD。當然,你喜歡的BTS、EXO、Red Velvet、BLACKPINK,保證都能成為你的囊中物。
說是旗艦店,其實就是設計師自宅的客廳改造而成,位在清邁尼邁區的中心點,門口有台超酷的小三輪車改裝成手沖咖啡攤,招牌小小的,是一隻熊推著輪胎。建築系出身的設計師兼老闆Joi,在清邁以回收廢棄卡車內胎做包包成立品牌,除了做環保生意,也培訓當地婦女提供工作機會,15個年頭過去,商品已經賣到世界各地,台灣也買得到。
Joi收集古董車,也喜歡騎摩托車旅行,喜歡的風景都是高山、森林、湖泊或野地,我稱他為粗獷的都會風探險家,這樣的風格展現在所有設計商品上,除了輪胎包,也做皮夾、帽子、鞋子、衣飾、配件。我太愛他眼裡看見的輪胎紋路,讓每個包包都獨一無二(於是選擇困難發症作),彷彿幾千公里旅程所刻下的風景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