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膩的甜點,流動的光線,精美的擺盤,微小的細節組合成一家甜點的風格門派,是主廚個性的延伸,也是本尊的分身,不過最閃亮的主角,當然還是甜點本人!
每一家的甜點都有自己的個性,以下五種風格的甜味探索,歡迎對號入座。
跳脫框架,以抽象的幾何手法勾勒水果輪廓,將傳統法式甜點再翻新,甜點到了主廚 Lai 的手中像是分子料理般重新解構,再回到全新的形式裡。甜點是實驗,是分子理論,也是美的創意。
嚴謹的廚房訓練,正統的甜點學院出身,主內場的 Lai 和領軍外場的 Lynn 都是法國甜點名校 FERRANDI Paris(法國高等廚藝學院)的畢業生。他們把打仗般的嚴謹留在廚房,外場的氛圍輕鬆,就像是個每天都能來的地方。在「某某」,甜點的結構變得有趣好玩,甚至從原本的平面2D站起來。就以「梨」為例,它的主體傾斜,為了要抓好平衡,內餡的填充需要重新排列。而在擬真水果甜點的潮流下,在充滿實驗精神的主廚Lai 反其道而行把具像轉為抽象,以一大一小的兩個圓形幾何來做外形。在創作的時候有一點隨心所欲,例如原本甜點應該是配茶,而他們把飲料想成一道甜點,又把茶放進甜點裡做了交叉替代。「某某」把法式的距離感減半,把嚴肅的標籤撕掉,只保留輕鬆的溫度和甜點的實驗精神。因為每一個手作環節都有不同的變因,所以每一個步驟都要精準到位,解構、濃縮、重新組合後,再放回蛋糕裡面,該有的層次一個都沒有少。用品味和技巧,達成風味的平衡,然而「創作」組成的元素,則仍然有賴創作者獨一無二的生活經驗。
Quelques Pâtisseries某某。甜點
地址:台北市安和路一段 102 巷 23 號
電話:+886- 2-755-4097
營業時間: 13:00-19:00(週一∼週二休)
彼儂的甜點沒有長篇概念論述、華麗外表,然而一旦品嚐就會知道藏在其中的內斂才華,細緻和諧的味覺口感,溫和填滿心上對甜點的期待。這些甜點有點像它們的主人,Alain 和 Sherry,散發一種沉靜的暖意。
甜點品項都是 Alain 和 Sherry 喜歡的家常口味,兩人對法國有種一去再去的眷戀,也敬佩日本甜點師傅改良法式甜點的手藝,於是在彼儂可見法式蒙布朗、蘋果塔,偏向日式口味的鮮奶油蛋糕、蛋糕捲、布丁。甜點沒有虛華贅飾,卻十分要求細節與味道和諧;看似普通的蘋果塔,因為國內買不到香氣與甜度較高的帶皮杏仁粉,索性將杏仁烤過再磨碎成粉,自製成內餡原料;為了將鮮奶油布丁烤出綿滑扎實的口感,失敗無數次才拿捏到穩定的訣竅。原料上除了固定使用法國動物性鮮奶油、日本麵粉等,兩人為了尋找品質穩定的當季水果耗費許多心力,「我們會去瞭解水果的特性和品種,再到市場挑選,才能把關原料品質的最後一道關卡。」不時遇到水果不甜、切開內部已敗壞等令人喪氣的情況,水果卻從未從彼儂的甜點中缺席,無花果、草莓、哈密瓜等,仍隨著季節在鮮奶油蛋糕上接力轉換。
甜點從家常出發,空間也處處是生活感濃厚的溫暖場景;理想的古董傢俱太過昂貴,於是乾脆自己釘桌版、組裝桌腳;木頭櫥櫃裡擺著喜愛的杯盤、旅途累積的紀念品;北歐配色的編織椅墊與毛線杯墊可愛地連成一氣;典雅細緻的碎花瓷盤、小巧的木柄鐵盤,都是一一從荷蘭二手餐具網站搜集而來。老東西散發的溫度,讓 Alain 和 Sherry 深深被吸引,就像這些在人們家中流傳數代的家常味,彼儂的甜點,是一種對「家裡人」用心照護的款待。
Binôme Dessert 彼儂甜點
地址:台北市民權東路二段 92 巷 8 弄 24 號
營業時間:12:00-19:00(週一∼週三休)
點佐茶是悠久主流,但你可曾體驗過「茶甜點(tea dessert)」?線條柔軟的透明手製杯中,茶湯色澤一覽無遺,杯口的天際線,如盤式甜點般,以奶油起司、水果、花草等築起優雅風景。茶與甜點相互提升不夠完美的特質,達成平衡的新整體。
這是 One Tree Hill(以下簡稱 Oth)創造的新世代 tea lifestyle,自幼在新加坡受到外公婆啟蒙愛上喝茶的 Yen,對台灣深厚而豐富的製茶工藝,既珍視又惋惜,「台灣茶有非常多學問與可能性,卻沒有一個當代的國際化語言,可以去傳承分享。」於是曾在法式料理、甜點工作的 Yen 與 Katia,將「台灣茶與法式甜點」—— 兩種世界級工藝的相遇,共寫成茶甜點的新樣貌;在法式甜點的美感創意中拉近大眾距離,同時專注茶的品質與特性。
Oth 以普世的咖啡語言傳遞茶甜點的味覺體驗,圓滑的 flat white 在紅水烏龍覆蓋一層香濃扎實的起司慕斯,就好比 flat white 可以暢快喝下;濃烈的 cocoa espresso 像濃縮一塊甜中回甘的生巧克力,配一口伯爵紅茶稀釋甜膩;令人聯想到水果奶油蛋糕的 chante tea,則顛覆一般水果茶總是一口道盡所有味道,讓水果與茶的自然香氣一層層遞進湧現。
走進俐落白淨的店內,映入眼簾是寬敞的吧台,甜點製作充滿默契地安靜進行其中。設計與偏執藏在空間細節裡;手工一刀一刀上漆的櫃檯,日本職人手製的茶器杯皿;弧形方桌極簡中帶著溫柔,特製透明茶桶透露茶色與品質。從軟體到硬體,工藝的溫度層層堆疊。走到店外看見幾棵樹簇擁著灰色建築往上生長,就像 Yen 遙想著外婆在新加坡 One Tree Hill 路上的舊宅風景,一切都回到情感記憶的原點—— 然後一步步實驗出無限可能。
One Tre+-e Hill Taipei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27 巷 5-1 號 1 樓
電話:+886-2-2571-2000
營業時間:11:30-21:00(週三休)
Website:www.onetreehill.com
甜點的味蕾遊戲,在各家的巧妙轉化下,皆有特色,卻難得有一處甜點像 Cypress & Chestnut 一樣,給人真正清爽無負擔的感受,堅持新鮮的水果,清新的茶香,讓人深刻體會食材原味就是好滋味。
這裡一入眼就是滿室的白淨,四周點綴著主廚 Yiling 每週至花市採買的鮮花,輔以白色的透光窗簾,讓這一家位於大安區靜巷中的甜點店,帶著有如加上霧光濾鏡的夢幻氛圍。熟稔的舊識,都會說這裡好像她從前在紐約 Union Square 的公寓。
的確,比起一般帶著商業氣息的甜點店,Cypress & Chestnut 這家店名取自 Yiling 曾住過的波士頓街角的甜點店,更像是一個女主人的私客廳。從小就喜歡看電視學做甜點,本身更是甜點愛好者的她,於國外學成返台後,本來打算依著自己的大學主修開設服飾和陶藝工作室,在她的想像中,空間的一角擺設幾張桌椅,偶爾有人走進來,就可以端上當日製作的新鮮甜點招待客人,沒想到甜點在網友間口耳相傳、大受歡迎,讓她意外變成以甜點為主業,而這個店面也轉而變成專採預約制的甜點空間。
在這樣的空間裡所提供的甜點,充滿了主廚的個人特色,而無所謂門派。因為主人不喝咖啡,所以這裡只提供茶飲,也因為她喜好清淡、愛吃水果,所以這裡的甜點常以當季的水果作為發想的主軸。在口味的搭配上,則以適合該項水果的茶品(主要是台灣茶)製成慕斯和蛋糕體,口味微甜、風味清雅,卻能讓食用者實在感覺新鮮果香的特色點品,在充滿各色花俏甜點的台北街頭中,獨樹一格。這些出自製作者真心誠意的甜點,沒有持久固形的添加物,雖不耐久放,卻堅持該有的天然價值。採預約制的空間,桌子不多,一次最多只能容納四組客人,因為店主不希望很多人擠在一個空間裡、希望空間可以呼吸,在這樣的地方吃完甜點,心靈亦感到豐沛充氧。
Cypress & Chestnut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二段 148 巷 5 號 1 樓
電話:+886-2-2700-8937
注意事項:採預約制,營運時間不定,請參考粉絲頁每月公布時段
www.facebook.com/Cypresschestnut/
「草莓蛋糕在我心中的份量就是,我願意用整個一月好好的只做這件事。言下之意:剩下的一月,我們只賣草莓蛋糕。」這是 Come up 浪漫到有點任性的迷人,主廚 Ginny 使用當季食材、水果,每季更換主題菜單,春季的「花」系列甜點,可見有形無形的花朵貫穿其中。
從前年租下中山北路上保留陽台的二三層老屋,提供客製派對、設計餐點等服務開始,去年夏天 Come up 悄悄打開通往二樓的神秘小門,成為開放式甜點空間。灰色調空間裡廚房佔地寬敞,大理石圓桌搭上舊藤椅,不落俗套的好看,杯盤器皿裡偶見獨特古物,由大至小的物件風格不一卻和諧共處。敞開陽台的落地窗,整條中山北路的綠意和喧囂就灑進來,覆蓋每個享用甜點的下午。
沿著學習甜點的經驗,Ginny 從盤式甜點概念出發,設計甜點的整體畫面與平衡,同時解構甜點組成,讓元素能完整獨立,並延伸變化組合的可能。春季菜單不放入任何蛋糕體,而以甜湯、花凍、乳酪脆餅等樣貌呈現,挑戰大眾認知的甜點經驗。無花果乳酪(蛋糕),將一般乳酪蛋糕放在底層的脆餅獨立出來,邊烤製邊搗碎灑在乳酪邊上;烤過兩次的泡芙,內餡以榛果焦糖化後加入奶醬熬煮,酥脆滑順的口感中還會被鹽之花的點綴驚喜。
甜點的豐富變化讓人好奇 Ginny 的靈感從何而來,「生活中的細節都有可能成為靈感,我常在後陽台盯著植物看很久,發現他們每天都長得不一樣。」相信萬物都有靈魂,讓Come up 的甜點也長出自己的生命力。從甜點上桌,挖下一口送進嘴裡的那刻開始,一場五感驚喜的派對就已經開始。
Come up 食物與派對製造公司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五段 631 號 2 樓
電話:+886-2-2834-9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