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很懂吃的台灣,在飲食的選擇上已然超脫溫飽的需要,「吃」很多時候是一種關於滿足品味、氣氛、時節、心情、文化的複合性需求,「今天吃什麼?」的世紀難題在台灣多元的飲食文化裡總能快速地找到最適切的答案。
統計國人最喜愛旅遊的國家,在今年五月光是日本就有42萬人次,而泰國則有6 萬人次。交會在東洋與南洋之間的台灣佔有地利之便,也應證了我們的口味偏好和被潛移默化的生活品味。原本身在服裝設計專業,有過哈日情結的阿年和他的工作夥伴在一次前往大阪出差的旅程裡,吃到令他們感動不已的正宗日式和牛燒肉,回到台灣後發現台灣吃的燒肉缺少日式燒肉追求極致的職人精神,這份對極致的追求從肉品的精準切割到不經醃製的原汁原味呈現,足以讓4 位原本只懂得吃的男子轉身走向美味的幕後,於是在台北燒肉一級戰區的東區商圈內屹立6 年的「炭火燒肉無敵 MUTEKI」隨之誕生,除了忠實呈現日式燒肉的美味秘密,台灣特產的人情味也寫進了無敵燒肉的終極道義裡,日式燒肉對肉品原味呈現的靈感更也成為了後續主打日式鍋物的「冷藏肉專門鍋無敵」最重要的靈魂。
在距離台北2,400 公里的南端,即使氣溫一年到頭總是火熱的泰國,無倫在飲食或娛樂上也同樣深受台灣人愛戴。在受新世代瘋狂喜愛的清邁,我們開啟了另一個欣賞這座南洋島國的眼界,這座被泰國當局定義為文化之都的城市聚集了熱衷生活的本地人和遊客。座落在濱河(Ping River)河畔的WOO CAFÉ 能多次蟬聯在官方和網路評鑑旅遊的推薦名單上,是因為用一餐的時間,我們就能從視覺和味蕾體驗這座城市的力與麗。成立不到5 年,WOO CAFÉ 便循著台灣人的舌尖和對美學的共鳴而來,泰國飲食的酸、辣、鹹、甜、苦在這裡能用另一層感官體驗,全然徜徉在味覺與空間共奏的饗宴裡。
日式燒肉起源於韓國移民帶到大阪的韓國燒肉,作為一種庶民文化的象徵,日式燒肉配啤酒就像味噌配豆腐。隨著日本人民族性使然,日本燒肉文化走向精緻是必然,普遍被定義為正宗的日式燒肉等同於和牛燒肉,從養殖到肉塊切割再到炭火上炙燒的完美要求是「いただきます」(我要開動了,在日文意味著對一餐所有生命與勞動感謝)最務實的體現。炭火燒肉無敵將日式燒肉的精髓從大阪帶回台灣,並選擇以完全個室的形式提供專人桌邊服務,這是不同於在日本吃燒肉的人情味體驗,燒烤師父會依循豐富的經驗帶給每一位客人享用上好和牛的最佳方式。(更多店家資訊和店主專訪在PPAPER.NET )
炭火燒肉無敵提供多種風味佐料:蔥鹽、剝皮辣椒醬、櫻花鹽、胡椒鹽、堅果鹽⋯⋯等共12 種。
火鍋這項庶民美食在台灣飲食文化的地位可見一班,隨處都有的日式小火鍋其實是一種融合台式風味的演繹。同樣出自「無敵」團隊的鍋無敵由燒肉保存肉類的方式發想,是台灣第一家主打冷藏肉專門的火鍋店,冷藏肉與冷凍肉的最大區別在於口感和肉本身富有的甜味,但由於冷藏肉一經開封後必須在短時間內使用完畢,很少有像鍋無敵在維持合理價格的同時仍堅持使用冷藏肉的火鍋店。因為有了新鮮的肉品,鍋無敵更能以貼近日本鍋物自然甘甜的湯頭提供更健康的選擇。(更多店家資訊和店主專訪在PPAPER.NET)
發祥自泰國藝文之都清邁,本從事飯店業的Chatchai Jullatamara因為熱愛生活與藝術,並收藏了眾多風格家飾,希望能讓更多人在圍繞美好事物構成的空間裡享受生活,與夥伴在清邁熱鬧的凱卡蘭(Wat Ket )濱河河畔開始了結合藝廊、選物店和餐飲的WOO CAFÉ。來到台灣展店的WOO 維持著美學衝撞的店內風格,同時也引進更接近泰國當地飲食風味的料理,在享受味覺帶來的酸、辣、鹹、甜、苦的五味刺激同時,眼前所見與觸及的都是如出一徹的Thai Style。(更多店家資訊和店主專訪在PPAP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