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種恐龍身世解謎

來見見雄偉的Zuul crurivaxtator,這是一種新發現的白堊紀恐龍,牠的棒錘狀尾巴足以撂倒霸王龍。

撰文:麥可.格雷許科

在1984年的電影《魔鬼剋星》中,一群雜牌超心理學家與Zuul(祖伊)展開對戰,這是一頭擁有滴水嘴獸面貌的地獄犬。被這隻虛構怪獸附身的人會大喊: 「唯有祖伊!」但在現實生活中,科學家發現了祖伊的化身:Zuul crurivastator,這隻擁有電影中怪獸般外貌的恐龍,既是新種也是新屬。

這隻生物是迄今為止在北美發現最完整的甲龍(有棒錘狀尾巴和甲板的恐龍),而且保存狀況非常好。祖伊的甲板變成了化石,就連包覆甲板的皺褶狀柔軟角蛋白也一同化石化。保留在祖伊側腹的傷口,甚至可能記錄了牠與其他甲龍打鬥的痕跡。主導祖伊研究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大衛.伊凡斯說:「這讓我們做夢也想不到。」

這隻如坦克般的食草動物,在7600萬年前死於靠近古老海洋的河口,位置在現在的蒙大拿州北部。牠腫脹的屍體不知何故流落到河裡,並且卡在阻塞河道的木頭中間,然後很快地被沙子埋起來。這隻動物一直深埋地底,直到2014年才被私人化石挖掘者發現遺骸。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在2016年購得這副化石,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在2017年5月宣布,牠是新種的恐龍。雖然針對這副化石的研究仍在進行,但祖伊化石的展出已經成為該博物館展品的新焦點。

完美保存

一組技術人員多年來費盡心力從祖伊身上清除多餘的岩石,展覽公司「國際
研究鑄件」的化石標本製作員艾蜜莉亞.馬迪爾 就是其中一位。

性情溫和

從藝術家繪的想像圖和化石照片中可看出,祖伊的眼睛周圍突出巨大的角,牠惡魔般的名字也由此而生。但祖伊渴望的是植物嫩芽而非動物鮮血,牠用鏟狀的下顎來咀嚼柔軟的植物。

良好保護

覆蓋祖伊皮膚表面的是皮內成骨,也就是骨質甲板。而由角蛋白構成的褐色鞘,讓牠多刺的骨甲外形顯得更大。角蛋白和人類頭髮與指甲中所含的是同一種蛋白質。

「脛骨毀滅者」

祖伊這類甲龍最出名的就是尾巴。1億至9000萬年前,牠們已經演化出尾端為骨瘤的堅硬棒錘狀尾巴,在後來出現的一些物種中,這個骨瘤可長至0.6公尺寬。如圖所示,祖伊帶有尖刺的可怕尾巴長達2公尺,這可能有助於牠抵禦魔龍等暴龍科的恐龍,或是同種的其他甲龍。為了強調祖伊武裝化的尾部,伊凡斯和同事維多利亞.艾伯將這種恐龍的種小名取為crurivastator , 在拉丁語中的意思是「脛骨毀滅者」。

裝甲一族

祖伊是1.25億年恐龍演化史的後繼者,牠的祖先在侏儸紀初期演化出骨甲,後來揮舞著棒錘狀尾巴,以及嵌入眼瞼的保護骨甲。

圖文摘自:國家地理雜誌 No.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