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古今中外的小說戲劇中都出現過換臉的情節,然而在現實當中,直到 2010 年才在西班牙第一次成功實現了全臉移植手術。
《國家地理》雜誌本期封面故事中的凱蒂.史塔波菲爾德,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全臉移植患者。
凱蒂 18 歲時以獵槍自戕,雖然僥倖保住性命,卻失去了她的臉――人們身分認同最重要的身體部位;三年後,死於用藥過量的 31 歲女子安卓雅.史奈德,在家人同意下捐出了她的臉。
為了盡量讓凱蒂在她仍舊漫長的人生中維持基本尊嚴與運作,醫療團隊將安卓雅的臉移植到凱蒂身上。
顏面移植手術極為複雜,醫師必須修復凱蒂臉部殘缺的骨頭、創建鼻道、輔以 3D 列印技術做出新的下顎骨……整個手術歷時 31 小時,挑戰性數一數二高,而且術後凱蒂將終生服用免疫抑制藥物。
手術後的這張新臉,既不像凱蒂,也不像安卓雅,而比較像是兩人的綜合體。
凱蒂是全球第 40 位接受臉部移植手術的患者,而《國家地理》雜誌則首度用前所未有的方式,翔實記錄了凱蒂的臉部移植過程。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作者和兩名攝影師花費數百個小時,貼身採訪了凱蒂、她的家人以及醫療團隊,除了見證這個醫學奇蹟,也呈現這一家人在過程中的煎熬、勇氣與決心。
16 小時前,克利夫蘭醫學中心 19 號手術室裡的外科醫師團隊,開始一項精密的工作,要把三天前在法律和醫學上皆宣告死亡的 31歲婦女的臉取下。不久之後,他們會將取下的臉移植到一名 21 歲女子身上;為了一張新臉孔,她已經等了三年多了。
凱蒂將成為美國接受臉部移植最年輕的病患。她是第三個在這間醫學中心進行臉部移植的人,也是世界上已知的第 40 個案例。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範圍的臉部移植手術之一,因此在這種尚處實驗階段的手術裡,她終其一生都會是研究對象。
低頭看著捧在手裡的那張臉時,帕培不禁肅然起敬。這是多麼令人驚歎的事,他思索著,某些人能為其他人做出怎樣的奉獻:給他們一顆心臟或肝臟,甚至一張臉。他默默地感謝禱告,把那張臉帶向延續它下一段生命之處。
凱蒂失去臉時年僅18歲。那張臉現在只存於照片中。和電視實境秀及 Instagram 上的外貌大改造前、後對比相較,她的情況則是殘忍地顛倒過來:她的「之前」照是一個滿臉笑容、皮膚完美無瑕的女孩,這女孩那麼年輕漂亮,說她是從《 17 歲》雜誌封面走出來也不為過。
凱蒂的姊姊奧莉薇雅.麥凱跟我說,凱蒂曾是個奔放活潑的小女孩。「天不怕、地不怕,跟她在一起充滿歡樂。」她培養出一種嘲諷式的幽默感而且反應很快,那是她和哥哥羅伯特共有的特質。不過奧莉薇雅注意到,隨著年紀漸長,凱蒂給自己很大的成就壓力。「她想在許多運動項目中成為佼佼者,即使這些運動她之前從沒嘗試過,」奧莉薇雅說:「她也想在學業成績上名列前茅,總是在讀書,一讀好幾個小時。」
凱蒂唸高中時搬了兩次家。高二時,舉家遷離她從小住的佛羅里達州雷克蘭市,搬到了肯塔基州的奧文斯波羅市。一年後,她才剛習慣那裡的生活,就要再次搬到密西西比州的牛津市。她的父親羅伯是牧師暨教育者,而艾莉希雅則在一間小型基督教學院教書。凱蒂以高二生的身分入學,期間和一位同班男同學相戀,甚至開始論及婚嫁。「這對年紀這麼小的人來說太沉重了,」奧莉薇雅說:「她那年長大得好快。」搬了二次家後,她說:「我想她希望過穩定一點、連貫一點的生活。」
她沒有得到那樣的生活。在高三那一年,凱蒂的世界分崩離析。她已患有慢性腸胃道疾病,要進行手術。前一年她才切除盲腸,併發症導致她在高三那年 1 月摘除膽囊。史塔波菲爾德夫婦告訴我,兩個月後校長通知將不再續聘他們,接著突然開除了艾莉希雅。原先信任那位校長的凱蒂覺得遭到背叛。
接著在 2014 年 3 月 25 日,凱蒂在男朋友的手機上發現傳給另一個女孩的簡訊。她的家人告訴我,凱蒂去找男朋友對質時,男朋友和她分手。
既受傷又憤怒的凱蒂來到羅伯特位於牛津市的住處,她拚命發簡訊,來回踱步。羅伯特打電話給媽媽。當他們兩人還在外頭談論凱蒂有多難過時,她已進入浴室,拿起羅伯特的點 308 口徑獵槍對準自己的下巴,然後扣下扳機。羅伯特用腳踹開反鎖的浴室門後,發現小妹躺在血泊之中。「她的臉不見了。」 他說,回憶時仍心有餘悸。
那顆子彈是個惡賊。想了解這顆子彈偷走了凱蒂什麼東西,請把雙手放在自己的臉上,手掌向外,先用拇指碰觸下巴,再用食指碰觸眉心。你的手圈起來的範圍,就是凱蒂臉上失去的部分。她失去了部分額頭、鼻子和鼻竇、嘴巴(只剩嘴角)、大部分的下顎骨和上顎骨,也就是構成上下顎和臉部正面的骨頭。她的眼睛還在,但嚴重受損,變得歪斜扭曲。
布萊恩.蓋茲曼是醫學中心第一位見到凱蒂的醫師,他把她擡到輪床上時,心裡想著不知她能否度過這一關。凱蒂太瘦小了,只有 48 公斤重,就算活了下來,也不確定有沒有足夠的組織可供臉部重建工作。「情況不太樂觀,」他說:「她的腦基本上是外露的,我的意思是,這牽涉到癲癇發作、感染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不要提臉部移植了,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問題。」
蓋茲曼說,在他學醫、從醫的 27 年中,那是他遇過最嚴重的臉部創傷之一。除了臉上的傷外,子彈的震盪力也造成額葉、視神經及腦下垂體的外傷性腦損傷。腦下垂體受創導致凱蒂的賀爾蒙濃度和鈉含量大亂,結果可能致命。蓋茲曼擔負起凱蒂的醫療照護,組成一支跨領域團隊來處理她的種種問題, 15 位專科醫師的領域涵蓋內分泌學到精神病學。
48 歲的蓋茲曼專攻頭、頸、皮膚及高風險軟組織癌症。身為整形外科醫師,他負責移除腫瘤並執行後續的重建工作。羅伯、艾莉希雅及凱蒂經常說,蓋茲曼愛凱蒂就像愛自己女兒一樣。我問他是不是真的這樣,這問題讓他有些不自在,頓了一會兒才回答: 「我不是那種情感外露的人,不管是對自己家人還是對凱蒂,」他謹慎地說:「但我對她有很強的責任感,這是我的人生使命。碰到這樣年輕的病人是我們的巔峰了。我所有的訓練都是為了這個。」
「凱蒂很喜歡蓋茲曼醫師,」艾莉希雅說:「不過她對帕培醫師更有一種崇拜仰慕。」 64 歲的帕培擔任醫學中心的皮膚科和整形外科研究所主任。留著銀灰色頭髮,對生活特別講究的他,世故優雅的模樣和蓋茲曼恰好形成對比。多年的臉部移植經驗也讓他成為醫學中心臉部移植團隊的經驗和智慧之聲。
在多次的手術過程中,蓋茲曼和一群專科醫師讓凱蒂的情況穩定下來,並對她的臉進行修補。他們移除碎骨,並修復殘缺的骨頭。為了創建鼻道並保護腦部,蓋茲曼從凱蒂的大腿取了一些組織,將其外翻後捲起來做成簡略的鼻子和上嘴唇;至於下巴和下嘴唇,則用了凱蒂的一片阿基里斯腱。醫療團隊掃描了奧莉薇雅的顎骨並製成 3D 模型作為參考,然後利用鈦金屬和一塊仍連有血肉的腓骨,為凱蒂做了新的下顎骨。為了讓她的雙眼更靠近,他們把一個牽引裝置裝在顱骨上,每天進行調整。這是個很有挑戰性的工作,蓋茲曼引以為傲。
凱蒂從未看過這張新臉,但是她經由觸摸認識它:這張臉的中間有個彎曲的肉質鼻管,還有圓胖的下巴。她知道自己的眼睛看起來像是被人抓住雙頰,一邊被往上拉,另一邊被向下扯。她稱這張她年輕生命中的第二張臉為:史瑞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