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生生的地球

攝影:大衛.艾靈森

人類世( Anthropocene )這個名稱正開始被用來描述目前的地質年代,這個英文單字前面的 anthro ,指的正是人類改變了地球。我們都知道人類活動為地球帶來可怕的影響,像是氣候變遷和各種汙染。

但我們也逐漸了解如何才能使地球更適合居住,下方展示的就是幾個例子。科技進展協助人類更有效率地耕作、更有效地回收處理水,以及為貧瘠的土地恢復地力。攝影師大衛.艾靈森在他的「人類世」系列作品中,把人類的遺骨和自然界結合起來(上)。這些作品表達了希望,也呈現對人類改變地球的憂慮。— DANIEL STONE

1. 樹木運輸---森林

無人機能用來對抗森林砍伐嗎?英國的「生碳工程」( BioCarbon Engineering )公司開發出一款可以播種的無人機,每年可種下 10 億棵樹。無人機比現在的空中播種法更機動靈巧,而且能飛到人類無法抵達的地方。

2. 清除塑膠---海洋

荷蘭的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 The Ocean Cleanup )提出一個構想,試圖清除太平洋垃圾帶,這是一大片面積遼闊、漂浮在北太平洋的塑膠和垃圾。這套系統使用漂浮擋板和錨把塑膠圍在水面上的固定位置,最後再收集處理。

3. 在冰上飛行---北極

聖地牙哥動物園和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合作,在六軸自動無人機上安裝高解析度攝影機和感測器,用於監測海冰和北極熊行為。這項計畫的用意是說明北極熊如何適應更長的夏季和融冰。

4. 餵養城市---耕種

位於舊金山灣區的新創公司Plenty 以 LED 燈促進室內水耕作物生長。 Plenty 的農場以超高效率為設計目標,每平方公尺的產量最高可達傳統田地的350 倍。這家公司目前正在研究是否拓展到中國城市。

5. 穿越馬路---野生動物

我們是否能減少動物路殺事件?為了降低動物和駕駛人雙方的危險,巴西的 ViaFauna 公司正在測試類似測速照相機的道路感測器,用以及早發現馬路上的干擾物,並且點亮號誌,提醒駕駛人。

圖文摘自:國家地理雜誌 No.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