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選品字典裡,沒有「極限」這個字

圖片提供=Ginza Tsutaya Books、HIBIYA CENTRAL MARKET、台灣品質文字=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回想日本選品文化的起點,或許可以從創業已60逾年的SUN MOTOYAMA一探究竟。創業初期,SUN MOTOYAMA曾是日本上流社會與文人雅士流連聚集之地,只因他們當時擁有GUCCI等歐洲精品的獨家販售權,1964年將本店從有樂町轉移至銀座,拿下愛馬仕販售權後成為不斷引進歐洲精品到日本的契機,歐洲文化與設計時尚從此時開始流淌在銀座大街,不僅讓銀座成為東京時尚的最尖端,這也是日本首次有了所謂「選物店」概念的濫觴。「如何以歐美極簡風格的眼光,挑選亞洲職人文化產品是未來選物重點。」SUN MOTOYAMA會長茂登山長市郎的一番話,正好可以從今年開幕的GINZA SIX一探究竟—— 日本選品文化為何總有新意?趨勢又將走向何方?

再也沒有比人類更有趣、更美好的動物了。
只有人類懂得何謂「美」、了解如何創造「美」、奮不顧身地追求「美」的極致。
只要把美好的事物集中起來,懂得這些美感的人們會自然聚集起來。
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人們之間的相遇、對「人」保持更多的興趣。
—— 茂登山長市郎

頻出新招—— 從GINZA SIX看選品空間再進擊!

Point1. 不只設計,也讓藝術跟空間撞擊

卸下原有建物的百貨店松坂屋的老舖品牌,搖身一變為時尚奢華的GINZA SIX是近年來新開設的大型複合式商場中,用全新價值精準設定店舖品牌的例子。以「New Luxury」為主題,負責建築設計的谷口吉生與空間設計的Gwenael Nicolas從日本文化中抽取特徵,日本傳統中常見的暖簾、障子等文化特色都成為設計裡的重點,讓光溫柔地從挑高空間撒入中庭,也實際使用如漆器一般的工藝在建材上,從整體設計中呈現出具有人文風貌的銀座奢華感。公共空間中隨處可見的藝術品可說是「New Luxury」的核心價值之一,負責規劃的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認為,設計經常與商業結合,但好的藝術作品多半帶有前衛的世界觀,難以和一般的商業設施搭配展出。但藝術應要能進入民眾日常,豐富人們生活的感受,南條史生請來代表日本當代藝術的草間彌生進行南瓜作品的新系列,懸掛在GINZA SIX挑高金色中庭,可讓民眾在購物同時也能欣賞當代尖端作品,商業與藝術在此和解。

此外,位於GINZA SIX中的蔦屋書店,可說是這波極致新型態選物店中的佼佼者。別出心裁推出當店限定的「蔦屋書店の選具」品牌成為吸睛焦點,由蔦屋書店的顧問以「大人會使用的文具」為選品重心,與各職人品牌合作蔦屋書店銀座店限定商品,如「北星鉛筆」的鉛筆、「森野帆布」的筆袋、「神戶派工廠」的筆記本等。品牌視覺請來設計師色部義昭規劃,以「蔦」(爬牆虎)的植物特性,作為視覺設計圖案基礎,淺淡的顏色帶來清爽的視覺感。

Point2. 把街區搬進商場裡

同樣由書店跨業態參戰選物店業界的「有隣堂」則是請來曾企劃過諸多如「1LDK」、「Graphpaper」等人氣選物店的創意總監南貴之擔任企劃製作人,在2018年3月底即將開幕「東京midtown日比谷」中,策劃一間有趣的選物店「HIBIYA CENTRAL MARKET」。以中央大街為名就可看出此企劃以城市中的街角、市場、巷弄為關鍵字,南貴之以自身旅行經驗為企劃發想基礎,規劃出一個宛如街區的選物店,呈現出有別於日本的其他國家,混雜、卻有生命力的街市感,也會有南貴之所喜歡的美容院、眼鏡店、小酒館、咖啡店,也會販售雜貨。因應未來分眾的時代,選物品味需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烘托出品牌獨特氣息,勇敢地跨越各種隔閡,在越來越混亂的選物戰國時代中,跨界融合出鮮明的店家調性,才能鞏固消費者心中那獨一無二的地位。

不愛商場?期間限定與生猛小店別錯過

Point3. 期間限定成為業績救星

近年來不景氣加上網購盛行,百貨店經常打出新鮮企劃,但招攬顧客的程度仍然有限,因此百貨店中開始興起期間限定的pop-up shop,請來知名人氣品牌與百貨店跨界合作限定商品,製造人潮帶來買氣,經常舉辦這種限定活動的伊勢丹百貨前陣子將pop-up shop升級為「選物店」型態,請來人氣歌手Perfume與伊勢丹合作限期一週的快閃選物店「MAISON PERFUME」。由Perfume成員擔任採購總監挑選品牌,像是petite robe noire的耳環,此外也販售以Perfume的熱門歌曲為靈感設計的時尚衣服品牌,還有和伊勢丹百貨合作、由Perfume成員一起設計的限量高跟鞋等。各式各樣讓人目不轉睛的新企畫就是要藉由藝人的超人氣為百貨店創下好業績。

Point4. 小而猛的文化魅力之地

一間位於東京下町的蔵前,日本首個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複合式展策茶空間——「台感」才剛開幕,創意總監為台灣文化情報誌「LIP 離譜」的獨立發行人田中佑典,這裡除了可喝到台灣茶品牌「琅茶」之外,還可品嚐到將台日文化要素結合的獨家甜點。此外,展覽不定期找來台灣的創作者一起加入,讓台感成為東京發信台灣藝文能量的根據地。首檔展覽「100個台灣品質」便找來如男子休日委員會、秋刀魚雜誌、朋丁、高耀威等創意工作者各自推薦台灣品牌的商品,部分商品就在空間中直接販售,架上也有許多關於台灣的書籍,除了圖文展示之外也能讓日本朋友透過觸摸物品更加了解關於台灣文化的魅力。


圖文摘自:Shopping Design 設計採買誌 Issue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