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代是日劇與美劇養大的孩子,所以近幾年來韓劇的如火如荼,讓我也不可避免地從輕蔑,抗拒,憤怒,沮喪,最後才默默地轉為接受。特別是因為最近苦於腰椎的問題 (檢查了半天,竟然是因為脊椎過直,難道挺直腰板也是一種錯誤?),開始了復健之路,所以在家休養的時間很多,以處女座一旦專注一個主題就發揮考古訓詁的精神,我的韓劇功力也在短期內驚人地大增,甚至到了好友還會傳簡訊詢問我某劇看完之後,應該再接著看什麼比較好。這類交流已經超越閒聊八卦,而是達到專業問診的層次,因癡迷程度不同,各式演員偶像,各種劇情類型,必須精準對症下藥,才能維持身心靈平衡,不致失去真我,深陷在非現實情節中不可自拔,也不會受到過度真實的衝擊,驟然失去生活重心,轉為輕度憂鬱。
起初接觸韓劇,覺得不過就是少女漫畫的真人版,對於大部份缺乏自我,不識浪漫的台灣女性而言,當然能夠充分慰藉,甚至能夠燃起人生的希望:這世界上是有真愛的,有權有勢有臉蛋有身材的好男人都在等待一個窮苦平凡但內心堅強的弱女子來賦予他生命的意義,而且這女子之於這男人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我們知道窮苦平凡但內心堅強的弱女子比比皆是,但是每個平凡女子一定有一個有權有勢有臉蛋有身材的好男人在等著她,為了強化這個微乎其微的或然率,通常一個窮苦平凡但內心堅強的弱女子都被不只一個,甚至必須是數個有權有勢有臉蛋有身材的好男人愛上,而且還爭得不可開交,最後平凡女子一定要經歷過困難的選擇,接受上天賦予她的真愛,過著只要接吻就很幸福的日子。天賦真愛權,這就是韓劇收視率飆高,而且女人都愛看的原因(其實我知道很多男人也愛看)。
當然,韓劇不只愛情戲,當我們逐漸熟悉了韓國演員之後,也會對各類型的戲劇廣泛地接受,特別是針對自己喜愛的某幾個演員或是導演編劇,或是演技派,或是偶像,或是兼得。這是韓劇另外可怕的殺手鐧,兼得,就像好萊塢的明星總會讓人驚訝他們原來什麼都會,才華洋溢又外貌出眾還真的智商很高,走到最後不得不從政,韓國演員現在也是這樣的。這個成果要歸功於演藝產業整體的發達,任何藝術都不是單靠一個天才就可以影響大眾或是形成文化,而是要靠整體產業的發展,這個發展需要時間累積,更需要內部的共識與團結。我常常舉例當初台灣到加州念電影的留學生都想辦法留在當地開洗衣店,而同期的韓國同學都回到國內變成了今天的大導演與編劇,以兩造現在的偶像劇來看,都不用比較到剪輯燈光,光是配樂就讓我不得不轉台,已經幾十年了,那麼多的歌曲都被做出來了,有那麼多的選擇,台灣節目的配樂為什麼還是那樣?很多業界朋友都會告訴我因為沒有錢做出好品質的節目,當然我也知道,我自己也是搞出版的賠錢貨,但是,像音樂這個在各種內容上都不可或缺的元素,或是,演員把台詞說出來這個很基本的部份,就是他們應該是要表達些什麼,劇情也好或是這個角色的個性,而不是每句話都對著對手說成「該你說下一句了」那樣的感覺。這些無關佈景道具的基本元素,是真的沒有進步的空間嗎?
看多了韓劇以及韓國電影,我個人覺得厲害的是他們多元的編劇水平,愛情戲碼不乏讓人心動的台詞,細膩溫暖也情深意重,雖然我常常不明白為什麼劇中人物那麼容易出車禍,而且出了車禍一定會失去記憶,整體印象就是韓國的交通很不好,加上全民酗酒,除此之外,很多台詞真的都是值得收藏的佳句,文案的水準之高,早就不輸給日本了,台灣曾經也是那麼的優質,讓我放棄了高薪工作也想擠進廣告圈做文案,就是因為過去那些前輩們的天人文字,現在即使我們想要回味也擔心背負白頭宮女話當年之罪。另外,韓劇的歷史劇也讓我刮目相看,說穿了他們就那麼幾段故事好講,可是就可以被翻來覆去說得那麼多樣化,不光是說故事的本領,我的孔孟哲學程度大躍進,都要歸功看了好幾齣好劇,裡面對於君臣與人民的定義,思想的辯證,都超越了我過去對於一部所謂連續劇的期待與想像,是編劇給了戲劇靈魂,讓人欲罷不能。
無論如何,我並不是想要藉由韓劇批評我們自己的節目,很多時候,實在是在很矛盾的心情之下看完韓國節目,然後很不甘願卻又不得不承認他們真的已經走得太前面了。為了克服這個令人沮喪的心理反應,我正如許許多多的酸民一樣,去孤狗每個男女神的整容前,最後,我得到了真正內心的平靜,因為答案就是:每個人都整容了。這真的不誇張,每個人,都多多少少調整過鼻子,下巴,臉型,五官的這裡那裡,而且絕大部份都是經紀人的要求,也就是說,這是工作的一部份。專業至此,我們也只好尊重,但真正值得尊敬的部份,是在那個修飾過幾乎完美的每張面孔下,都仍在不鬆懈地鍛鍊著看似天分卻百分百努力的表演才華,而這份心力與價值觀,是整體產業圈的共同信仰。
想要強 大,不能不付出代價,很多問題,真的都不是只靠整形就可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