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雙 11 的柔性製造力

光棍節已經堂堂邁入第 8 年,每年交易額節節衝高,但如今破記錄的交易額不再是雙 11 的核心主軸,增加很多的快樂新元素,將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多元、鮮明的價值主張,以及多樣少量的柔性供應鏈至關重要。

2016 年天貓全球狂歡節的交易總額達到 1,207 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有 81.87%是透過行動裝置下單;運用支付寶進行交易的訂單有 10.5 億筆,比去年增加 48%之多,支付高峰每秒 12 萬筆,是去年的 1.4 倍;產生的物流訂單量達到 6.57 億張。

文/廖志德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感性為主 理性為輔

中國兩大電商:阿里巴巴及京東的行銷策略風格大不同,促銷管道或許雷同,但訴求重點有很大的差異,阿里巴巴走的是歡樂消費路線,時裝走秀、AR 捉貓、網紅直播、晚會明星,主軸強調雙 11 是一場有趣的歡樂派對,盡情狂購;京東走的則是理性消費路線,不斷以廣告提醒大家雙 11 不要盲目消費,要買有品質的東西,要冷靜一點買點好的,不要貪圖便宜吃大虧。

正如京東的廣告主題:「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消費本來就是感性與理性參半的行為,況且多數時候是感性打敗理性,每年的雙 11 購物屢創記錄恰好體現出多數人內心的孤寂,爭搶紅包雨、聽網紅直播、瀏覽時尚商品的時候,人腦是會分泌多巴胺的,這時寂寞的人們會感到興奮、開心,並且因為購物而上癮。2016雙 11 總計 1,800 億元的全網交易額,阿里巴巴的業績就占去 2 / 3,可見打歡樂消費是張好牌,理性消費必然存在,但感性消費還是佔掉大部分的營業額。

走進第 8 個年頭的雙 11,不再僅限於中國電商,傳統行業紛紛加入,開始線上與線下 (O2O) 整合運行,開始國內國外同步交易,造就集商品、娛樂、文化、體驗為一體的全球購物節,娛樂電商成為雙 11 孵化出來的零售行業新業態。

即秀即賣銷售快樂

歡慶色彩濃厚的祭典是今年雙 11 的一大特色,日子還沒到,各種預熱活動已經迅速展開,10 月 23 日,天貓在上海舉辦雙 11 開場秀「全球潮流盛典」,包括Burberry、Gap、Nike 等 50 多個知名品牌都來共襄盛舉,通過 8 小時不間斷的時裝展台,以及多平台同步直播,展現最新潮流時尚趨勢。此次時裝秀還有一個「即秀即賣」的特色,無論是在展台旁看模特兒走秀,還是在手機上看天貓直播,消費者都能夠在天貓上同步購買到時尚新產品。天貓協助買家解決當下求不得的痛點,此一顛覆過去的商業模式,滿足消費者即時性的需求與渴望。

時裝秀只是雙 11 的前奏,接著還有序曲,一路鋪排開來直至雙 11 這一天。時裝走秀過後的接班戲碼是「捉貓貓」遊戲,阿里巴巴除了提供沉浸式的 VR 購物實景外,更絕的是套用寶可夢的 AR 抓怪獸遊戲,推出尋找狂歡貓 AR 遊戲,抓到黃金貓就有機會得到商品優惠、超級紅包,最棒的獎品是和馬雲共進晚餐。
在 11 月 5 日、6 日的神祕時段裡,金色天貓將在全國多個神祕地點現身,在星巴克、肯德基、銀泰百貨、蘇寧電器等上萬家實體店內,大家只要打開「捉貓貓」就有可能獲得免費咖啡、全家桶、電影票等獎品,消費者在指定地點完成 AR 互動,就能拿到 100 元到 4,999 元的專屬雙 11紅包。

最後當然是落幕前的高潮,11 月 10日晚上 8 點,雙 11 天貓全球狂歡晚會在深圳拉開帷幕,是集綜藝節目、明星遊戲、行動購物三位一體的盛宴,整體活動由美國知名節目製作人大衛.希爾擔綱總導演,其明星陣容並不亞於春節晚會,當天率先登場的是貝克漢夫婦,兩人帶來帝亞吉歐(DIAGEO)最新推出的威士忌,粉絲可以隨時在天貓平台上下單進行購物,接著是一連串類似場景的不斷上演,是由明星、商品、訂單交織而成的一場狂熱購物大遷徙。

新零售生態圈

馬雲不斷強調 2016 雙 11 的經營重點不再只是銷售額,阿里巴巴希望給買家及賣家帶來歡樂,從結果來看馬雲達到了雙重目標,把更多的知名品牌拉進天貓購物平台,把更多的群眾拉進實體門市,讓消費者在多元通路創下新的商品銷售記錄,這是馬雲的首個目標,但是這樣還不夠,拉高雙 11 的品牌形象,形塑新零售、新製造的消費娛樂生態圈,這才是馬雲未來的關鍵目標。

新的零售型態不應該只是價格取向,該是歡樂取向,該是體驗取向,該是價值取向,要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引領社會大眾生活的品質升級,有效連動線上與線下的世界,讓傳統零售與智慧電商融合成為一體,同時藉由消費帶動製造產業的升級轉型。

知名品牌優衣庫 (UNIQLO) 在雙 11就有不錯的斬獲,他們的天貓旗艦店在11 日上午就已經銷售一空,成為全品類最先破億的品牌,首次摘得女裝銷售冠軍的桂冠,雖然網路很快的沒有東西可賣,優衣庫設法將虛擬世界的人流導向實體門市。線上表現卓越,線下亦不落人後,優衣庫採取部份精選商品線上線下同步優惠的做法,顧客除天貓下單等待宅配,還可以選擇線上下單,線下 24 小時便捷取貨服務的方式,現在消費者可以在門市拿到雙 11 秒殺商品,不用苦苦的等待快遞的到來,更多元的選擇方案,有效地降低物流的壓力,同時促成雙 11 當天優衣庫門市的客流量增長翻倍。

實體虛擬互相抬轎

現在阿里巴巴試著運用「抓貓貓」遊戲化解彼此的敵意,把人流引向實體門市,進而帶動實體零售的營業額,未來雙 11 不再只是由電商主導,而是實體與虛擬相互拉抬聲勢。消費者開始走出自己的家,拿著手機購物、抓貓的同時,去逛街、去約會、去用餐,使得實體購物成為更多人的一種選項,這代表阿里巴巴看不見的手已經開始伸入實體世界,進一步擴大其勢力範圍。

此外,隨著企業對於雙 11 的日益熟悉,廠商有了更健康的銷售意識,毫無限制的衝高業績不再是主要目標,除了在這一天提供最優惠的商品,如何創造後續良好的顧客體驗,提高用戶重複採購的品牌黏性才是最重要的目標,節日當天的表現不是唯一評量標準,供應鏈的負載平衡,營運團隊的壓力都要同步進行思考,應該善用雙 11所帶來的高曝光率,配合穩健的營運節奏,開創嶄新的行銷玩法,增進與粉絲及社群的良性互動,醞釀品牌形象持續的發酵,以及企業經營的永續發展,如此方是長治久安之計。

淘工廠的柔性精神

企業經營的本質是提供消費者更好的產品及服務組合,雙 11龐大的消費力量,將逼著製造商及通路商進行轉型,我們要妥善應對雙11 發展的大趨勢,運用消費者巨大的推力啟動商業模式的變革,其中有一件事情相當重要,就是要精準回應市場需求,發揮柔性製造的精神,達到零庫存的目標,要適時、適地、適量製造消費者要的東西,然後有節奏感地送到顧客的手上,這可是十年磨一劍的供應鏈精進大工程。

過去大規模生產的標準化製造模式已經跟不上市場的變化,講求彈性變動的柔性製造會越來越重要,朝向智慧化、個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前進,從前是 B2C 現在是 C2B 的時代,嶄新的製造模式是通過互聯網平台掌握消費者大數據,深度挖掘顧客的需求與痛點,藉以提高生產與銷售同步互動的效果,實現精實生產的零庫存,避免產能過剩、物料積壓、利潤微薄的紅海現象。

柔性製造要從設計開始,以用戶需求為中心開發產品,進行小批量投單生產,推入門市進行銷售,接著由消費者用鈔票來決定後續的生產量,市場反應不佳乾脆砍單,市場反應火爆即刻加單,訊息透明互通,快速回應需求,精實生產管理,彈性產能預備是柔性供應鏈的基本要求。

由於傳統生產廠商無法滿足快速應變的要求,容易導致電商產品滯銷、庫存積壓、資金流不順的副作用,訂單小有品質保證的大廠不願意接,小工廠、小作坊或許可以滿足單量小的問題,但是經常發生品質、交期跟不上要求的問題。運氣好遇上產品暢銷同樣有問題,處理不當容易導致後續糾紛不斷、退貨率竄升、評論不佳的連鎖效應,於是阿里巴巴決定跳下來為淘寶賣家與優質工廠搭建起互動的橋樑,徹底解決淘品牌受到供應鏈制約的魔咒。
(本文作者為國泰安創業導師)

圖文摘自:能力雜誌 第7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