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也可以時尚

by總編輯 GENE

這個簡寫詞似乎是台灣發明出來的,它沒有知識份子那麼沈重,就是清清淡淡地喜歡一些藝文類別的事物,法國人有一種講法很類似台灣人口中的文青,就是「Intello」,也是把Intellectual 簡寫,但意義上褒貶參半,它有字面上的附庸風雅感,也有與現實脫節的自我封閉感,而曾幾何時台灣把文青變成一種指標,它曾經是時尚產業的殺手,因為台灣很多文青都討厭時尚,然而當名詞變成形容詞,或者當形容詞變成名詞,這樣的語意成為最表層的意象時,文青,或是 Intello,居然成為一種非常時尚的分類指標,你無法想像今天有多少假文青,那些一年看不到兩本書的文青,那些沒有讀過福婁拜《包法利夫人》的文青,好處是當文青一詞以這樣的方式定義時,Intello 從時尚的殺手,變身成風格的類別,也成為服裝設計師訴求的形象。這樣的現象聽似可笑膚淺,其實是某種程度的理所當然,因為既然時尚的精神是風格,那麼文青的藝文追求在智性之餘也會反應在外表打扮,這是台灣假文青無法揣摩的,卻是部分東京人與歐洲英倫尤其是巴黎、布拉格和安特衛普 Intello 信手捻來的特質。一年一度的南法 Hyères Festival 耶爾國際時尚攝影節就充滿了這樣的人,在這裡瀰漫了一股就是要創作的年輕能量,一如往常地感動了本期的主題,近年來評審團時尚大獎得主如 2014 年來自日本的 Kenta Matsushige、2015 年來自德國的 Annelie Schubert 最新作品系列,我們也很榮幸地有機會拍攝在單元中,當然攝 影 大 獎 得主 Sjoerd Knibbeler、Vendula Knopova、Anaïs Boileau、Evangelia Kranioti 的照片影像,更是將本期文青時尚合理化最棒的視覺靈魂。

圖文摘自:PPAPER Fashion Issue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