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鬍子冒險學校創辦人戴昌盛堪稱是戶外探險課程的「老先覺」,他強調在戶外陌生的環境中,進行一項不熟悉的活動,希望通過體驗、引導、教育啟蒙,在做好充分的安全準備下出發,讓參與者培養出受挫力、競爭力、團隊建立、溝通協調、問題解決、團隊合作、挑戰自我的能力,成為進擊的巨人。
華燈初上,擔任主管的董文華望著窗外閃爍的燈火,獨自生著悶氣。這幾個月來,自己所帶領的團隊狀況百出。先是產品設計屢屢出包,趕不上既定的進度,再來是團隊彼此之間歧見不斷,研發與行銷人員天天爭峰相對,每次會議都是劍拔弩張,若再加上聽聞競爭對手產品即將上市,這些狀況劇真讓董建華的胃老是抽痛,腦細胞不知死了多少,他心想究竟有沒有方法可以讓團隊建立共識?
鏡頭一轉,位於烏來的加九寮溪,一群成年的男女,正一個個舉步維艱地,手拉著手跟著腳底下湍急的溪水搏鬥,努力地溯溪而上,好些人一個腳步不穩,順勢跌到溪水。一旁有著落腮鬍的執行教練口中唸唸有詞:「咦,你們剛才不是說要互助合作,不是說要相互支援,怎麼都沒有?怎麼讓同伴落水呢?你們是最棒的,你們一定可以做好。」受到這般話鼓舞,團隊宛如受到神助一般,再度手拉手,或站或蹲地繼續跟著奔流的溪水戰鬥,終於順利地完成溯溪。
這景況是從事戶外冒險課程經驗逾20年經驗的綽號小鬍子的戴昌盛再熟悉不過的風景。他說:「從事溯溪逆流而上,人就會發現自己能力上的侷限,需要其他人的支持,也要可以克服心中的恐懼感。」這也是近年來戶外探索課程能夠有別於室內訓練課程,而廣受到企業辦訓單位的歡迎。
談起戶外探索或冒險教育的淵源,是在1941年由德國教育家柯漢 (Kurt Hahn) 所倡導。他以為當時英國傳統學校的課程太偏向靜態模式,對於國家所面對的危急處境,沒辦法激發人才的潛能,發揮實力。於是,他成立第一所訓練中心並以海上訓練模式,協助當時海軍出培養堅毅的性格和建立無懼的勇氣。時至今日,Outward Bound 仍是全球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從事戶外體驗式教學的非營利機構。而戶外探索的課程種類繁多,舉凡登山、攀岩、跳水、垂降、獨木舟、航海等都是,每一種課程設計宗旨在以戶外挑戰經驗,增加自我挑戰以及了解恐懼的勇氣與毅力。
戴昌盛舉例指出,有些參與者其實是有懼高症,但會鼓足勇氣報名參加攀岩活動,就是想深入認識自己,克服自己的恐懼;另一個則是瀑布跳水活動,參與者體驗到跳水後無法探底的驚恐,但當他願意踏出第一步時,就代表願意自我突破,迎接挑戰。他說:「進行戶外冒險課程,最重要的價值在於教練的引導與學員的分享反思與回饋,讓在戶外課程中學到的經驗,可以經由引導而轉換到日常工作。」
戴昌盛堪稱是戶外冒險課程的「老先覺」。連結小鬍子冒險學校網站看他的個人經驗,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各式各樣令人眼花撩亂的「證書」。但其實,這是他20年來說是「出生入死」一點也不為過所累積的經驗。熟識戴昌盛的人都知道,他最早的職業是廚師,不僅將餐廳結合攀岩活動,一舉打響餐廳的名氣,也吸引同好的共襄盛舉。後來,因為他太熱愛攀岩,索性收掉餐廳不當廚師,改成立攀岩教育訓練中心。由於這份執著也讓他在攀岩圈闖出名號。不過,他可不甘於就此定型,又將興趣的觸角往登山、溯溪、衝浪等領域發展,成就更多采多姿的經歷,小鬍子冒險學校於焉成型。
戴昌盛之所以取名小鬍子冒險學校,主要是強調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進行一項不熟悉的活動,希望通過體驗、引導、教育啟蒙,在做好充分的安全準備下出發,讓參與者培養出受挫力、競爭力、團隊建立、溝通協調、問題解決、團隊合作、決策能力、領導與配合、挑戰自我的能力。
所以,他會設計如「九死一生」的瀑布課程,讓學員體會跳水後,卻無法踩到底的驚慌感,繼而訓練自己在危急中如何保持冷靜;他也設計「野外塑溪」的課程,讓學員在湍急的溪水中,倚靠互助溯溪技巧,學會對抗逆境;他更以「高空滑降」,讓學員體會在高聳岩壁,勇敢跨出百米滑降的驚奇體驗。他指出,設計這些不同戶外冒險課程,其實是模擬組織或個人會真實面對的商場競爭環境,進而幫助他們打破既有的思考邏輯與行為慣性,激發潛能與勇氣重新去應變及馴服困難。
由於戴昌盛深耕在戶外冒險領域,隨著名氣越來越響亮,參與的學員人數越來越多。不過,他自謙不懂個人行銷,只懂得做到讓參與者「眼見為憑」。換言之,就是小鬍子冒險學校活動的特色就是以「安全」為最高原則,在此範圍中藉由大自然的地形地貌予以衝擊,帶來改變。他舉例說明,炎熱夏天時溯溪、跳水等激勵活動普遍受到民眾的歡迎,也是效果最好的活動。「但別忘了,夏季颱風也多,颱風來臨前,山林、溪水的變化也相對的多,如果事前的勘查不夠仔細,或活動進行時沒有足夠的經驗判斷,一個小疏忽就會讓學員陷入危險中。」戴昌盛提醒地說。因此,他在帶領學員攀岩時,會稍微放鬆安全確保用的繩子,讓學員即便是失手時向下墜落,也能立即獲得安全的支持,目的就是為了讓學員在恐懼感中學習保持冷靜,並建立信任感。又如,他在帶領學員溯溪時,會特別觀察上游溪水的濁度是否有漂流物並隨時偵測環境的變化,讓學員溯溪而上時,可以更安全穩當。再者,他在帶領學員跳水時,曾發現深潭底下有卡著樹枝,而決定終止訓練。
由於戴昌盛的「事事認真」,讓小鬍子冒險學校早在10年前就敢領先業界喊出「不滿意包退」的服務,至今還讓他頗為驕傲。他說:「我不會講的非常了不起,我就是要讓學員覺得小鬍子是一個很『真』的人,這就夠了。」
近年來,戶外冒險課程廣受歡迎,成為企業辦訓的新寵。小鬍子教練的觀察的心得是,近年來企業所面對環境變化太快,不僅沒法預期,更沒法準備,而且團隊在一起久了,想法與行為模式過於一致而很難創新。「像溯溪,沿途會經過攔沙壩、急流、淺瀨、深潭以及天然滑水道等地形地貌,是不是跟企業面對的不同的競爭形態有很多類似,而且是沒有規則可尋,組織或個人從冒險課程中跳水、互助溯行、激流突破,有時自己其實是有潛能可以辦到的,但就需要引導者給予鼓舞與引導。可惜的是,我常看到很多教練為了貪圖方便,只讓參與者就只是默默經過,覺得非常惋惜。」他說。
這位戶外冒險專家,以大自然為師,在山川峻嶺中建立突破自我的勇氣與毅力,也用這種精神在商場中找到突圍,讓小鬍子冒險學校踏著更穩定的腳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