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個題目不是要取笑公知(公共知識份子),只是,「公知」這名詞到底誰發明,跟「永豆」一樣匪夷所思,你覺得我這種體重 85 嗜菸酗酒的反反核投機份子應該叫什麼,所以我無法分辨,頭髮茂密和髮際線將消失的,是否應該有所區別,還是每天能睡到自然醒、用手機上網的人,都應該尊重他吃飽睡的自由,讓他有話要說。
公知沒什麼不對,唯一的問題是,知識比較淺,心胸特別窄,個性有時候衝動,還不大懂幽默,但凡事要看正面,無知讓公知顯得可愛。
今天好似幹了天大的事,但因停車格被開單而大發雷霆,後來我釋懷,幹這些因為他們只能幹這些,你要他去拉保險,他還會窩裡反,你請他吃肉羹,還幫人家檢查衛生,到任何工廠,看到的是汙染,對其他人,視若無睹。但,自從他們在澎湖反賭,拍拍屁股不管當地人死活,洪仲丘之後、文林苑之後,之後之後,我跟台灣社會有了共識:台灣不需要公知,如果需要,我們需要「有基本常識」的公知,否則,淺薄的學識、比正常人多幾百倍的時間,想想很恐怖,這種恐怖,會讓我驚醒,擔心這段忙碌,稍不提防,隔天又面目全非。我們要正視這個問題,教育公知、逼他們學習,要他們彎下腰,看清楚社會現況,不要只在書店混,而是到酒店,跟販夫走卒握手、跟男盜女娼喝酒,慢慢你會明白,推動世界的基本原理,乃是有人整天趴到底盤裡,而不是靠嘴皮。如果要可愛,我已經有了橋本環奈。
本期「公知該懂的汽車常識」說的是事件:理解汽車等於貫通人類百多年來文化美學的脈絡,而且,品牌更有意思,設計師們絞盡腦汁創造的奇觀,那是無法無天的想像力,而品牌也讓汽車有了個性,我們的專輯也充滿人性。汽車分上下兩集,我們在背景呈現美麗的台灣,7 月號更要開車走台 1 和台 9,沿途和鄉親打招呼。我們相信,科技源於生活,可以解決問題,但工藝、美學也因探索而淬鍊,足以影響一代人的價值觀。科學的確浪漫,但你要肯蹲下來,願意理解同溫層外的東西,然後務實的發揮一點力量,例如你看這張照片,烈陽下,想到渠溝上在搭帳棚,讓施工人員清涼些,想到這個辦法的人,已勝過公知們的千萬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