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金牌F4之一的高藤 微笑闖高壇

亞運金牌F4之一的高藤,要以其陽光的笑容與出色的球技,席捲職業高壇。

高藤

生日:1993年5月30日
身高:180公分
轉入職業:2015年
職業冠軍:2015科技希望巡迴賽北海站、2015ThreeBond三花挑戰賽

2014年仁川亞運,台灣男子高爾夫代表隊帶回兩金一銅的優異成績。四位選手潘政琮、俞俊安、高藤與王偉倫,發揮出色的團隊精神與戰力,繼2002年釜山亞運後再度拿下團體金牌,且潘政琮與俞俊安分獲個人金牌與銅牌。

結束了令人振奮的亞運驚奇之旅後,載譽歸國的亞運金牌F4也各奔前程。被公認最有機會前進美巡賽的潘政琮,今年六月於華盛頓大學畢業後轉入職業,很快地在加巡贏得兩勝,獲得明年Web.com巡迴賽的參賽卡,且世界排名已經躍居台灣所有男子選手之冠,極可能替台灣取得明年奧運的入場券。年紀最小的俞俊安則循潘政琮的路子,前往美國深造,且陸續贏得兩場美國全國性的業餘賽事,表現亮眼。至於高藤與王偉倫,則都於今年初轉入職業,以國內的巡迴賽為主要戰場,同時也先後贏得值得紀念的職業生涯首勝。

在這四位選手中,擁有絕佳體型與俊俏臉蛋的高藤,乍看之下擁有最能夠成為頂尖球星的先天條件。一米八的身材相當壯碩,雖然腰間多了一些脂肪,但端正的五官以及那陽光裡帶點邪惡的笑容,鐵定能吸引一大票女粉絲。或許高藤也知道自己的笑容挺迷人的,當被問及他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高爾夫選手時,他的回答是:一位愛笑的選手。透過臉上的笑容放鬆自己的心情,迷倒簇擁的女粉絲(這句話是筆者自己加的),不讓對手看透自己的心思,進而邁向最後的勝利。

從好動小男孩到亞運英雄

高藤,這個相當特別的名字,是高藤的父親請算命算的,雖然偶爾會被誤以為是日本選手。「我聽說兩個字(單名)不是大好,就是大壞。」這位自認個性大剌剌的年輕小夥子說道。但就目前看來,亞運金牌加持,應是往大好的方向前進。來自桃園龍潭的他,從小就調皮好動、不愛念書。七歲時在爸爸的帶領下接觸高爾夫運動後,就此踏入小白球世界。父親就是啟蒙教練,自己打、自己玩,讓原本就坐不住的他不亦樂乎。

一開始高爾夫是樂趣,能夠將小白球打得又直又遠,甚至在青少年比賽裡打出好成績,讓年紀小小的高藤頗有成就感。父母親覺得他頗有天分,又沒有興趣在課業上,也決定全力督促他朝高爾夫球這條路邁進。漸漸的,練球的時間越來越長,比賽的名次壓力越來越重,讓高藤開始覺得高爾夫球不再那麼有趣了。「那時覺得練球很累,比賽壓力又大,也不能跟其他同學出去玩,沒有童年,開始對高爾夫球有點反感。」高藤回憶道。不過,皮歸皮,在爸媽的殷切期盼下,高藤還是硬著頭皮繼續打下去。雖然期間也有玩過棒球,但最終還是選擇高爾夫,並且在11、12歲時,就確定自己未來要走職業高爾夫選手這條路。他笑著說:「畢竟自己也沒有第二專長,而高爾夫球是我最有把握的!」

2014年的仁川亞運,更讓高藤的業餘生涯有個漂亮的結束。當時入選亞運代表隊後,高藤坦言自己覺得很緊張、也很沒自信,因為心裡總覺得中國、日本與韓國的選手實力非常強。「小潘真的扮演了非常重要的領導者角色,凝聚了我們幾個的向心力,也鼓舞了我們的自信心。高藤說。」「我還記得最後一天的第14洞,戰況仍相當膠著。我那一洞抓博蒂,同組韓國選手開球歪到左邊去,罰桿後吞下雙柏忌;後面那組的小潘來到這一洞情況也如出一轍,小潘抓鳥,韓國對手也是雙柏忌。這一洞讓我們拉開領先優勢,團體金牌在望,剩下就是個人成績了!」

亞運的寶貴經驗,讓高藤學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不要太小看自己。「能夠代表國家出賽,大家的程度其實都差不多,關鍵在於看誰在當下的腦袋最清楚、誰的想法與策略最成熟。」高藤說:「不過,關於這部分,我還在學習中。」

職業元年兩度奪冠

帶著亞運金牌的光環,高藤於今年初轉入職業,邁入高球生涯的下一個階段。身為職業新兵的他,實力已足以和TPGA一線選手相抗衡,在多場台巡賽事表現出色,像是高雄公開賽並列第六、台豐ADT並列第七、還有金鷹公開賽並列第三…雖然沒有冠軍入袋,但是在2015台巡獎金榜以台幣74萬餘元名列12位,順利取得明年台巡賽的種子資格。

至於在只打36洞的次級巡迴賽,包括ThreeBond挑戰巡迴賽以及科技希望巡迴賽,高藤更先後於六月份的科技希望巡迴賽北海站以及十月份的ThreeBond三花挑戰賽奪冠,且高居ThreeBond挑戰巡迴賽獎金榜第四名。

以一位職業新兵來說,高藤今年的成績已經相當亮眼;不過,他對於自己今年的表現,並不盡滿意。「今年的成績勉強達到低標,還可以更好。」

朝國際舞台邁進

光從外型的第一印象,會認為高藤的強項應該是距離十足的長桿,畢竟他擁有相當壯碩的身材。沒想到,這位23歲的年輕人自認推桿才是他的強項,短桿與鐵桿不錯,反倒是那平均距離約290到300碼的開球,是他的罩門,因為方向經常不聽使喚。另外,他也認為自己因為不愛念書,腦袋裡的東西不多,是他最欠缺的部份。

高藤坦白地說:「高爾夫是個非常需要用到頭腦的運動,書念得多,比較容易讓腦筋朝對的方向動,有助於在場上做出正確的決定。」

所以,現在依舊就讀國體的他,比賽之餘除了認真練球與鍛鍊體能外,有空也會回體院跟老師約時間上課,努力地從各方面強化自己的實力。對於來年,他把目標放在通過亞巡與日巡的資格考試,期能從台灣跨足國際舞台,且繳出穩定的成績,在未來的三、五年內持續保有種子資格,甚至摘下冠軍盃。

「我現在最欣賞的球員是傑森戴(Jason Day),我很喜歡他的打球風格,帥帥的、酷酷的!」高藤笑笑地說。

就像他在前文所說的:不要太小看自己。或許在未來的幾年內,高藤也能成為其他後輩們的偶像,畢竟他長得比傑森戴還帥,笑容也更迷人,至於職業賽場上的履歷,已經踏出穩健的第一步,再努力加把勁囉!

圖文摘自:OneGolf 玩高爾夫 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