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是歐洲小國,雖然是彈丸之地卻能夠在過去展現極大的雄心壯志,在西班牙帝國的年代,不懼強權,膽敢挑戰西班牙艦隊與其全球佈局,甚至在台灣、日本等地方,取代西班牙,成為當地國際貿易的最重要國家。
20世紀初期,歐州現代主義建築崛起,德國的包浩斯、蘇俄的構成主義(Constuctivism),以及荷蘭的風格派(De Stiji),是新建築發起的三股重要力量。荷蘭地區原本就是豐富的藝術沃土,出現了林布蘭、梵谷、蒙德里安等藝術大師,蒙德里安的簡潔線條與黑白或三原色的創作,深深影響了風格派的建築師,同時也成為風格派建築的理念基礎。「紅藍椅」創作者建築師里特維德所設計的「施洛德住宅」以及Café DE UNIE都是建築設計史上重要的案例,也是風格派留存在世上的重要建築遺產。
戰後的荷蘭在住宅嚴重的需求下,社會住宅發展蓬勃,荷蘭與新加坡是全世界社會住宅發展最成功徹底的兩個國家;事實上,荷蘭在20世紀初期就已經有社會住宅,著名的「船屋」(The Ship)社會住宅就是阿姆斯特丹學派的經典作品,其精緻的磚工與設計,顛覆了我們對於社會住宅粗製濫造的刻板印象,也凸顯出荷蘭新教社會文化下的社會關懷與慈悲心。
社會住宅的發展在20世紀末期更達到巔峰,在阿姆斯特丹可以看見許多設計精美、環境優良的社會住宅,其觀海景觀或面對大片公園綠地,在台灣幾乎都是豪宅的水準,例如阿姆斯特丹水岸的Silodam集合住宅、東碼頭社會住宅,以及The Whale鯨魚集合住宅等,Parkland集合住宅、WoZoCo老人公寓等,則面對大片綠地公園,令人十分欣羨!
荷蘭的社會住宅政策,讓年輕人不需要花費青春美好歲月去承擔沈重的購屋房貸,而可以無後顧之憂,延續他們的祖先「立足荷蘭,放眼天下」的精神,積極地去發展創意的人生與事業。
荷蘭當代的建築師基本上也是秉承「立足荷蘭、放眼天下」的精神,積極向外拓展業務,荷蘭政府更是積極行銷其當代建築師,事實上,也是將「荷蘭建築」有計劃地行銷到全世界。目前荷蘭最有名的建築師與事務所在台灣都有設計作品,包括MVRDV(垂直村落)、Rem Koolhaas(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以及Macanoo(高雄衛武營區文化藝術中心)。
荷蘭傳統向外發展的開拓精神,以及荷蘭人民開放包容的心態,讓荷蘭成為前衛建築的設計沃土,孕育出許多令人驚奇與讚嘆的建築,不論是阿姆斯特丹或是鹿特丹,都成為建築迷考察必去的重點城市。走一趟荷蘭,看過他們的當代建築,你將對這個歐洲小國刮目相看!
MVRDV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建於1991年,是當今荷蘭最有活力的建築師事務所之一。它由三位年輕的荷蘭建築師韋尼• 馬斯(Winy Maas)、雅各布凡• 裏斯(Jacob van Rijs)和娜莎莉• 德• 弗裏斯(Nathalie de Vries)組成,事務所的名稱即取自於這三位建築師的姓氏。MVRDV對於社會與城市發展有著極大的關注,特別是垂直化的空間更是他們的興趣,他們在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荷蘭館設計中,以垂直的公園、住宅、牧場交疊的立體架構,呈現他們的城市想像。他們也曾提出垂直的養豬場「豬城」(Pig City)的構想,並應忠泰建築文化基金會邀請來台,針對台灣都市特有的空間現象進行觀察。他們看到台灣屋頂鐵皮屋、違章建築的四處蔓生,構成一種多元、有機的城市景觀,因此發想出「垂直村落」的構想。雖然他們的創意最後並未真正在台灣實現,但是其前衛設計概念卻在歐洲受到極大的矚目,新完成的建築案遍佈歐洲重要城市。
歐盟之前公佈了關於熟食市場的相關規定,要求市集熟食的販賣必須在有頂蓋遮蔽的空間下進行,因此鹿特丹便著手設計建造新市集。MVRDV以巨大的拱形建築結合住宅與市場,加上藝術家的巨大食材彩繪,展現出一種豐滿歡愉的民主城市狀態,成為鹿特丹的城市新地標!拱形結構中的住宅,則分為不同大小格局的居住單位,有的有城市景觀,有的則是欣賞市集內部熱鬧的景象。
這棟古典建築建於1787年,早年是老人、窮人的教堂,MVRDV接手設計整修之後,特別用紅色的陳列架來凸顯新設計的時尚與溫馨,並且讓古蹟建築與新陳列架之間保持距離,達到新舊元素之間的平衡,大廳中保留原有教堂的講台與裝飾,也是對原有宗教歷史空間的敬意。
位於鹿特丹近郊的書山圖書館,外部造型有如一座玻璃金字塔,溫室般的玻璃屋,讓寒冷的冬天可以舒服地躲在裡面看書。而圖書館內部書櫃堆砌成一座五層樓高的書山,進入圖書館中有如去登山,人們可以拾級而上,繞著書山爬上圖書館不同樓層,尋找自己喜歡的書籍,最後在山頂還有咖啡座,可以享受咖啡與陽光。
這座巨大的社會住宅是阿姆斯特丹花園城市的一部分,周邊是廣闊的 綠地公園,環境十分宜人。174個住宅單元坐落於三大棟建築中,緊湊但令人印象深刻。為了讓不同的單元都可以享受到景觀與日照,巨大的集合住宅量體被開了兩個大開口,屋頂走道與平台設計,創造出 大的集合住宅量體被開了兩個大開口,屋頂走道與平台設計,創造出公共與私密空間,同時也讓這座社會住宅展現不同的面貌。
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面對廣大的自然公園,由於國宅的要求是一百個居住單位,密度很高,加上又有日照考量,因此設計者想出懸空突出量體的手法,以便在有限的基地內,創造出最大的居住使用面積。為了改變人們對老人公寓沈悶的印象,MVRDV特別設計色彩各異的突出玻璃陽台,繽紛的色彩讓整個老人公寓建築活潑愉悅起來,充滿著蓬勃朝氣;同時讓居住者可以很容易辨識自己的居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