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加坡可以沒有大宴不停,但一定要小吃不斷;到新加坡可以放棄小CK和維多利亞的秘密,但絕不能錯過多元複雜的味道,否則怎麼能認識真正的新加坡呢。,但我們做人要樂觀,凡事往好處想,最好就是到像麥斯威熟食中心一次把四家海南雞飯名店都叫來,把自己撐到爆炸,這是最好的報復辦法。
薄脆的吐司皮,抹上咖椰醬(Kaya Spread),只是多一片奶油,竟是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小吃」。 可不只當作早餐,街頭隨時隨地都看見咖椰店外滿滿的人潮搶著細小的位置,等著一疊吐司、一杯咖啡,不只是填飽肚子,甚至是精神食糧了。全套的話還應該搭上半熟蛋,灑點鹽巴沾著麵包吃,你就是個新加坡人。
最讓人朝思暮想的居然是印度餐館吃到的餡餅,新加坡的Mutabak餡餅,終於把這味補齊了(Roti Prata只有煎餅)。Mutabak皮不薄,但煎烤的焦脆,餡料選雞、羊或牛,咬透皮後一股濃烈的咖哩味醬緩緩流出,辣嗆得跟著麵糰和在嘴巴裡咀嚼,香料味道愈咬越刺鼻,但嘴巴想停,卻愈停不下來,直到最後一口沾在盤子裡的醬汁被我舔乾淨後,一切才終了。
咖哩和椰漿為湯底,一碗叻沙可以吃出蝦米、薑、辣椒、叻沙葉、香菜、檸檬草、叻沙葉、香茅混合的香氣,滿滿的芽菜、香菜和青蔥,多麼豐富和多層次的味道,難怪有人對它情有獨鍾,喻為世界最美的食物。
千里迢迢為了海南雞飯,這不誇張,這裡的雞肉有「雞味」,甜甘滑嫩,不用怕吃到泡水雞。除了雞,米也不能馬虎,端出來的雞飯要粒粒清楚,並淺黃色的雞香,不吃而香,配以老抽、薑茸及蒜蓉辣椒醬,上等生活,也不過如此。
新加坡肉骨茶,加了大量的蒜頭和胡椒,大骨熬煮,但顏色淺白,吃出茴香、桂皮的甜,濃郁的胡椒味真是令人垂涎,舌頭的震撼久久不歇。吃完後滿身香氣,不急著走,再泡一壺濃茶慢慢喝,這才是吃肉骨茶的態度。
明明知道會編辣邊流淚,但還是忍不住挑一隻最大的,大汗淋漓下,就是爽快啊。斯里蘭卡螃蟹肉質飽滿,黑胡椒的甜香抵不住熱燙,只得吃吃饅頭消氣,黑胡椒醬汁沾饅頭,比吃肉來得起勁,誰說我不愛白饅頭?到新加坡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