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活累活就是:剛需

◎鄧方希

朋友開的月子中心位處上海的精華區域,地段好、裝修高檔,有自己的中央廚房,可以根據營養師的配方調理產婦適合的餐點,還提供宿舍給外地的阿姨,便於集中管理。70多個房間,平均每個月10萬人民幣的「中等」收費,住宿率高達9成,遇到生產旺季,如中國人喜愛的生肖年,房間供不應求也是常有的。但近一年來,朋友卻是非常煩惱,沒人不知道,中國人現在是有錢就是任性,到世界各地的消費花錢不手軟,一胎化的政策下,一個小康生活以上的產婦多麼金貴,跟小孩有關的行業,如月子中心,就是剛需中的剛需,但朋友每天面對的客戶都是被2個家庭的7大姑8大姨集寵愛在一身的產婦,客戶服務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情商與智商,再來,提供服務的護理人員,有護士執照的高端專業人士,更多的是從各地來到大都市打工的阿姨們,需要培訓、需要管理才能上崗第一線照顧寶寶與產婦。說個實際情況,中國在很多要找人抗議或是示威的場合,就雇個幾個大肚婆坐著,再執法如山,高大威猛的公安都不敢靠近,沒人敢動孕婦一根汗毛,這動了胎氣誰負得起這責任,知道懷個孩子有多麼嬌貴了吧。

幾乎跟所有傳統服務業面臨的硬傷相同,靠場地吃飯的,就算100%利用率,也很難突破企業發展的瓶頸,記得3年前給朋友的建議,應該嘗試把業務模式互聯網化,把門店就當作是旗艦體驗店,門店都不掙錢都不要緊,簡單的說,台灣對於家庭看護限制頗多,產婦們好好做個月子,又不想麻煩老年人,去住月子中心成了唯一的選擇,在中國,雖然「阿姨」的工資已非同日而語,比本科生還高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找個月嫂或是有帶孩子經驗的阿姨到家裡來做月子,還是比較容易的。月子中心做出品牌口碑之後,產婦可以選擇合適的月嫂到家服務,省去了場地成本的硬傷之後,價格也可以更優惠,對於只有單一需求的客戶,單獨訂購月子餐也可以提高中央廚房的利用率,而這些業務模式的改變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得到質與量的改變。但是朋友回答我一句,說她對於業務沒有大野心,只想把自己的小店顧好就好。上週又找我討論一樣的問題,我告訴她,現在企業觸不觸網,關係著企業的生存問題,已經是發展問題。在中國一片O2O、互聯網+的聲浪中,她倍感壓力。
………
完整精采內容,詳見《萬寶週刊》11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