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彰 CSIA
紅色供應鏈興起,大陸減少對台灣電子零組件採購,造成台灣今年前5月出口值119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衰退5.7%。預估Q2出口仍是負成長,但股市自萬點下修使內需消費不如Q1,因而Q2經濟成長率是否守住主計總處預測的3.05%不無疑問?我判斷主計總處繼5月22日後第2度下修今年GDP成長率,時間在8月底,同時也是上市櫃公司半年報公布期限,屆時台股才是本波從萬點以來修正滿足點的落底。
歐菲光殺死勝華
從2014年11月開始來自中國、香港的電子零組件訂單就開始減少,同時也是人行這次寬鬆貨幣降息降準的開端,結果發現過去大陸貨幣寬鬆促成對台採購增強的慣性被打破。反而當地紅色供應鏈透過銀行體系及陸股飆漲取得充沛銀彈,回頭過來削價搶單,發動對台灣電子零組件更大攻勢。
太陽能、LED、面板、觸控、安全監控、PC零組件殺價搶台灣訂單已非新聞,事實上紅色供應鏈已布局好幾年。就以大陸最大觸控廠歐菲光(002456)為例,靠聯想成全球PC老大扶持歐菲光為全球筆電觸控市占最大廠商,以低於TPK(3673)報價50%搶單,甚至還來台灣設據點爭取雙A宏碁、華碩的訂單。歐菲光削價搶單,勝華(2384)重整下市,TPK從1000元跌到不到200元。可是今年歐菲光股價從19元人民幣漲到54元,大漲185%。
我認為股市是客觀裁判,歐菲光股價大漲但勝華下市恐怕不是單一案例,將來還會有勝華第2、3…,請讀者密切注意紅色供應鏈下個目標瞄準誰?
此波中國從IC設計業下手扶植半導體、官方成立6千億台幣創投基金,鎖定幾個IC設計相關應用領域,以投資或購併方式掌握核心技術,初期鎖定手機晶片、LCD驅動IC,而當地IC設計展訊、海思領導大廠帶頭將部分訂單轉往中國封測廠,因而台灣二線封測廠陷入紅色風暴。
菱生今年大跌30%
二線封測Q1獲利已露敗象,菱生(2369)EPS虧損0.02元,股價今年來重挫29%,一度跌票面。典範(3372)Q1 EPS小賺0.04元,立衛(5344)虧損0.1元,金利(5383)虧損0.1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