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鉅堯 CSIA
自去年中開始,上證指數由2000點附近慢慢向上攀升,隨著指數一路站上3000點、4000點、4500點,直逼5000點大關,全球的資金與目光也完全聚焦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量也在
我在1125期「不畏紅色供應鏈的電子小黑馬」文中提到,過去「Made in China」代表了成本低廉、價格便宜,但有些時候,產品的品質卻顯得良莠不齊,甚至出現一連串的食安與假商品問題,但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後,除了一連串的打貪腐政策,更勵精圖治,對於中國製造業展開了大規模的改革,不管是產品的「質」與「量」,都有了嚴格的要求,並搭配一連串的「十三五計畫」、「中國製造2025」,建立起中國的自有品牌形象,從手機、平板的華為、中興、小米、聯想、酷派、魅族…等,到家電的長虹、創維、TCL、康佳、海信、海爾、美的電器…等,汽車的長安、奇瑞、長城、比亞迪…等,逐漸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另外,中國也建立起自己的供應鏈扶持這些品牌,包括華為旗下的IC設計公司海思,持續推出新款Kirin晶片供自家手機使用,TCL集團也與深超科技合資成立華星光電,供應本身
因此,在全球資金與品牌認同度提升,加上愈來愈多國際企業想進入這片紅色大地,就會選擇與中國企業及官方合作,或是藉由展覽匯聚中國這些大買家,來切入大陸這龐大的市場,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