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於3月7日~10日,在柯文哲上任百日的前夕,於網路上進行了「柯文哲市長的『百日新政成績單』由你來打!」的問卷調查,讓全民一起為柯文哲「打考績」。除了「施政」滿意度之外,更希望從「管理」的角度出發,了解人民(也是一般工作者)是否認同柯文哲特立獨行的管理風格?一個施政滿意度高於七成的好市長,也會是人們願意追隨的好主管嗎?
本調查在《經理人》粉絲團上進行,才短短四日,就吸引了超過三千位網友填答問卷。調查結果如下:(詳細調查報告結果,請見文末)
在「市政成績單」的部分,柯文哲的滿意度達72.96%。其中,20_29歲的年輕人,幫柯文哲打了82%得高分;而40歲以上的網友,則勉強給了60%的及格分數。
但,一個滿意度高達七成的好市長,也是人們願意追隨的「好主管」嗎?當被問到「他是好主管?」和「想當他部屬?」這兩個問題時,回答YES的比例,就分別下降到64%和56%。在滿意柯文哲施政的網友中,有15%認為他不是個好主管;而在認同他是好主管的網友中,又有21%不想成為柯文哲的部屬。
由此可見,網友雖然肯定柯文哲的施政作為,但對於其「酷吏」般的管理風格,仍認為有改善的空間;至於是否願意成為柯文哲的部屬,更是有點卻步。
提到「官僚文化」,不免讓人想到「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官官相護,維持表面和諧」「層層上報,效率不彰」等負面形容。柯文哲的上任,顛覆了市民詬病已久、市政府習以為常的官僚文化,成為網友對柯文哲認同、滿意的主要關鍵。網友在調查結果中,為柯加分的項目如下:
柯文哲曾說過,新時代政治人物的標準是「講實話,做實事!」。怕衝突、不想得罪人,便無法改變舊有的官僚習氣,帶來效率、透明、公平的組織變革。而「真實」與「理想」,則是人們願意追隨柯文哲的最大原因,在這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人們已經厭倦了不誠實的政客和商人。
在這次調查的開放選項中,我們也發現不少網友將柯文哲視做「公平正義」的象徵,如:居住正義、社會正義、年金公平...等。也希望柯文哲能堅持做對的事,不要因為利益團體的要求。而動搖了原本的初衷。
「對外溝通常失言」「對內溝通不充份」是柯文哲施政最受爭議的前兩名。網友在問卷中提到,柯文哲的溝通技巧不夠圓融、不顧他人感受、憑感覺發言卻沒搞清楚狀況、甚至不尊重女性,這些不恰當的發言,都讓網友希望柯文哲能夠「多做少說」,別頻頻出現在媒體上搏頭條版面了。
在本次調查中,可觀察到「20-39歲」與「40歲以上」兩大族群對於柯式管理風格的認同差異。40歲以上的族群,只有44%願意成為柯文哲的部屬(20-39歲則超過60%),不願意的原因,在於無法接受柯文哲「不懂尊重、讚美員工」(33.57%)「情緒管理能力不佳」(32.78%)「會亂說話,部屬要幫忙擦屁股」(31.56%)。
而20-39歲族群,則明顯集中在「會過勞,無法兼顧生活」「不喜歡下班後,還會接到主管的LINE」。
對於這樣的結果,《經理人月刊》發行人何飛鵬認為,40歲以上的工作者已經有了一定的職場經驗,會有包袱和面子的顧慮,不認為自己該被罵,而是要和主管互相討論、找出做法。相較於年輕人,更要被尊重、更重視「人和」;而20-39歲的工作者,則較老一輩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另一方面,何飛鵬也表示,年齡較高者社會化的程度深,慣於妥協、對變革也較保持懷疑和保留的態度,會認為柯文哲衝撞體制的作法是行不通的。相反的,40歲以下的人,卻強烈認同必須改革才能帶領台灣進步,而主管罵人、嚴酷手段並非常態,只是專門用來整治病入膏肓的組織,有些狀態就是要「大破」才可以「大立」。
圖文摘自:2015年4月號《經理人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