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麼一個突然,卻掀起了台灣的搖滾音樂的大浪,甚至襲捲當年代所有青少年的生活,我們總是知道,在台北的某個地方、某個地下室,現在正擠滿人,搖頭、哼唱,大聲談論,那關於破壞、狂暴、顛覆和革命。聽搖滾,變成生命的主要目標,買黑膠、翻書、聽廣播、找資料,「搖滾」不離口, S c o r p i o n s、Q u e e n、A e r o s m i t h、Whitesnake、Iron Maiden、Poison、Skid Row、Rush、The Cure、Pink Floyd、The Police 鎮日掛在嘴邊,而且,講冷門的樂團才酷。
當然,存夠錢,一定要到Roxy 朝聖,那總是坐落在師大附近,一直在和平東路、金山南路徘徊,由凌威主持的搖滾樂酒吧,從AC/DC 之後,Roxy I 、Roxy II、 Roxy III、Roxy IV,Spin 熱舞後清晨醉倒在門外的7-Eleven 店口,到Roxy Vibe 的Live 的金屬聲震耳欲聾,爆出的火苗替對面加油站擔憂。流連這裡的不只氣盛的學生,音樂人、媒體人、演藝圈、廣告族,都在這股搖滾樂裡隨波逐浪,喜歡講,喜歡看,喜歡罵,喜歡搖,喜歡一起唱,喜歡沒事到這邊晃晃,一定會遇到朋友,雖然常常不歡而散,酒精發作後,Roxy 讓聽音樂變成一件具體的事;音樂催情,啤酒和威士忌才能助興,那時候,沒有酒測,當然,我們也沒有車,臥躺,是最終的結局。
我們仍依戀八○年到九○年,儘管扛著搖滾、電子、Lifehouse、Pub 的招牌很多,但我們仍摯愛Roxy 老字號,這裡有最強的自由氛圍,豐富的音樂收藏,毫無禁忌地播放,牆壁仍殘存曾有過夢想的一個輝煌時代,看盡曾經聚散的搖滾客,儘管二000年過後,搖滾的Roxy 又恢復慘澹,但他還在撐著呢!是不是等著有一個老外走進來,發現這裡,依然是台灣搖滾的寶藏?
圖文摘自:潮人物 5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