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車不火拚 改搞大合併

◎約瑟夫
 
2014年A股終於由「熊」變「牛」,上證指數全年大漲52.9%,為5年來最佳,漲幅全球第2,僅次於阿根廷Merval指數58.9%,深證成份指數上漲35.6%;2014年滬深兩市全年成交金額達37.4兆人民幣,也創A股歷史新高。香港恆生指數全年上漲1.3%,亞洲僅優於南韓、馬來西亞,但國企股在A股帶動下上漲10.8%,今年仍為港股火車頭。2015年開市,陸股依然牛氣沖天,中國南車(01766.HK)、北車(06199.HK)不再火拚,改為合併,更扮演牛市多頭指標。 

2015「深港通」接棒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開春到訪深圳,指出「滬港通後應該有深港通」,深圳股市、港交所(00388.HK)、深港AH差價股應聲大漲;港交所更立即聲明滬港通模式可擴至其他市場,預估下半年深港通可望推出,深圳股市也將後來居上。事實上,上證上市公司多以傳統產業、藍籌股為主,屬舊經濟範疇,權重高、易於拉抬指數;深圳上市公司則以科技、新創產業為主,中小型股居多,境外機構投資者更青睞深圳股票,成長潛力與投報率更具吸引力。大陸股市擴大對外開放,計畫性拉抬股市,成為調整經濟貢獻度由外需朝內需轉向的助力;2014年第4季大陸製造業PMI逐月下降,至12月官版製造業PMI由50.3降至50.1,創18個月新低;匯豐編制的製造業PMI更由50降至49.6的收縮區;出口高峰已過及產能過剩,製造業持續疲弱,但第4季股市大漲,對內需為主的服務業帶來春意。2014年12月官版服務業PMI由53.9升至54.1,連2個月回升;匯豐服務業PMI由53升至53.4,連3個月走高。另外低迷房市,也銷量回升;據申銀萬國統計,去年12月1~25日,全國新屋成交24.8萬套,年增27%,月增16%;而該行追蹤48個大城市,2014年新屋銷售則年降7.9%。股市財富效果使房市於去年第4季觸底;股市大漲更推升消費成長,是經濟結構由製造業導向朝服務業轉型利器。 

南、北車扮多頭指標

2014下半年,南、北車合併傳聞不斷,在官方強力介入,2家公司股票經過2014年10月27日連續停牌,至12月31日復牌交易,2家公司合併方案出爐,南車H股大漲超過3成,北車H股則大漲超過4成。該合併案以中國南車吸收合併中國北車,新公司更名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合併換股比例A股、H股皆相同;每1股中國北車A股/H股可以換取1.10股中國南車新發行A股/H股。
完整精采內容,詳見《萬寶周刊》11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