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在為能量轉換服務,否則終被宇宙的力量所淘汰,這不僅僅是自然的法則,更是宇宙的基本規律。能量在轉換過程中也必須依靠某些物質,否則離開了這些物質,能量轉換通道就會走向毀滅,在毀滅的過程中釋放出能量,最終讓能量得到轉換。
所有形式的能量,它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能量的轉換服務,雖然它們本身是具有能量的,但是它們首先是作為一種能量的轉換方式存在著,而不是先作為某種能量存在著,弄清楚這一點之後,我們就可以弄清楚空調在制熱製冷過程中電能只不過起著偷樑換柱的作用:室內溫度的升高換來的卻是室外溫度的些許下降;室內溫度的下降換來的卻是室外溫度的些許升高。也許室外溫度的些許改變我們覺察不出什麼,但並不表示沒有發生過,隨著空調的普及使用,結果就會走向兩種極端:夏天室外的溫度會一年比一年熱,而冬天會比以前更冷,有時我總想,全球氣候發生變化並不僅僅是排放廢氣所造成的,在這方面也有一定的原因在裡面。
我們人類之所以能夠好好活著,正是因為自身存在著一個正在運行的能量轉換通道,假如能量轉換通道出了問題, 生命就會面臨死亡,我們的生命沒了,雖然能量依然還在轉換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地球上所有的物質並不是孤立存在著,只有當它在能量轉換通道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它才能夠好好的存在這個世界上,否則它就會消失。有人說,“物質是不存在的,只有能量在轉換”,乍一聽來,好像完全沒有道理,可仔細想想,其中卻不乏哲理:能量在轉換過程中需要哪些物質,這個世界就會存在哪些物質。能量的轉換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圓圈式的可以循環的過程,簡稱:“能量鏈條”。在能量鏈條中需要哪些物質,這個世界就會存在這些物質,反之如果不需要這些物質也不會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世上凡是存在的物質既然它能夠存在,一定說明它在“能量鏈條”中發揮著自己獨特的作用。天生我才必有用,地球上存在的每種物質都在為能量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行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地球上所有的物質都是相互對應、相互依託的存在著,每一種物質或物種的滅絕都會牽扯到在能量轉換通道中與它相關聯的物質也不能好好的存在,而且還影響到整個的物質存在體系,引領著走向一條下坡路,從而形成一條破壞性的能量循環系統。世界就這麼奇妙,所有的東西都具有兩面性,這或許就是大宇宙的兩極,我有點對愛因斯坦這位偉大的《相對論》發現者深深地折服了。
所有的東西都是相對應存在著,當然也包括能量循環系統,沒有破壞性的能量循環系統,真正的能量循環系統也不會存在。
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如果能量循環系統是永恆的話,那麼這個世界就不會再有相異性,沒有了相異性,這個世界就會毀滅、化為烏有。破壞性的能量循環系統雖然幹了壞事,卻能夠衍生新一輪能量循環系統的誕生,能夠讓整個宇宙的能量循環系統得以生存和發展,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人類走到今天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有一種必然性,就像瓜果要熟了,誰也無法阻擋一樣,這就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