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擅長 等待
馬賽Kyo的極地攝影旅行經驗
文字/李屏瑤 圖片提供/馬賽Kyo
有的旅行是為了出走,有的旅行是為了返回。
有的人旅行是為了放空,有的人旅行只為捕捉。
在這過程中,了解自己的更多可能,留下一些什麼,也帶回一些什麼。
熱愛旅行的馬賽Kyo,從亞洲歐洲到拉丁美洲,甚至是非洲,
足跡踏遍世界獨特難及之地。特別是極地,引他日夜懷想。
在廣告插畫界獲獎無數的他,今年以攝影身份得到法國攝影大賽金獎肯定,
並與知名汽車廠牌合作,六度前往極地。
《Shopping Design》三年後再度專訪他,
聽聽這位已在攝影領域贏得許多讚譽的創作者,
心境和創作上有何收穫及改變。

談起極光,馬賽Kyo眼神發亮,用再多的手勢跟形容詞,都難以說明親眼得見的景象。「極光像是活的,隨時在變動,漩渦狀、簾幕狀,跑動的光線,一束束如燭光,天空幻化成淡藍色、綠色、黃色,那是五感同在的感受。事後看照片只是純粹的美,重量感不夠。」馬賽Kyo回想,「即使只遇到小小的一道極光,都會很感動,衝擊很大。」他甚至認為,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是沒有看過極光的人,另一種則是看過很多次的人。極光是會讓人上癮的,看過之後,就會在腦袋裡盤旋不去。
極光於他,像談了一場遠距離戀愛,難度如同七夕的鵲橋相會。他的手機裡甚至裝了兩個極光預測app,「有好多次是手舉起來,無法決定要不要點,想知道它現在在幹嘛,想知道它的近況。本來以為只是新鮮,但去過那麼多次,應該要恢復理智了。」他笑著說,試圖理智分析這場苦戀。

馬賽Kyo具有多重身份,他是廣告人、插畫家、也是攝影愛好者跟旅行作家。三進三出廣告公司後,現在成為獨立作業的創意工作者,在體制與自由間得出平衡,也找到喜歡的工作方式。
「不太適合team work,還是做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比較自在。我也不想成為我討厭的、下午三點才能看到人的那種創意總監。」他說。廣告背景讓他發展多元風格,擁有高度執行能力,與他合作的創意人員無後顧之憂,「有點像是建立一個生產線,創意人員發想,客戶同意,就不用擔心執行,Kyo會做到。」他補充,「風格多是理所當然的,每次產品的屬性不一樣,廣告公司的創意人員會因應策略,提出表現方式。與其說是創作者,我比較像是執行者,或是手工業者。手工業很累的!」
過往廣告公司在提案階段,就先行刪除了插畫的可能,馬賽Kyo的出現,讓創意的發揮更順暢,也建立一種新的工作身份,過程中沒有前輩可以請教,他只能邊走邊打,自行開疆闢土。「現在的台灣也有種插畫蓬勃的感覺,但創作能不能被接受,要看八字。除非你把它當休閒娛樂或純粹的創作,如果想創作又想當賺錢工具,其實空間不大。」他說,「我現在是持續接商業廣告,也抽一些時間來進行創作,保持平衡。出去旅行,出去拍照,也是如此,我一直在找各種平衡。除了小紅人,也捏一些小東西,想做什麼就做。」
以廣告層面來思考,他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品牌,如果想要操作,就要思考可能的競爭對手。「每年設計系的畢業生兩三萬人,即使你是多汁的蘋果,丟進蘋果堆裡一樣看不到,蘋果太多,踩爛一顆也沒關係。但如果在蘋果堆裡出現一顆黃色柳丁,就會被注意到,不管它夠不夠甜,因為很特別。」馬賽Kyo提醒後進,要從同類型逃脫,做不到最大的蘋果,那就變成柳丁,不要浪費自己當一顆水果的價值,不要做跟別人一樣的事。
從2010年3月去阿拉斯加,10月去南極,他在同一年跑完北極南極。「當時只覺得不要再想了,要把夢想趕快實現。有幾個人會在年輕的時候就實現夢想?不要只是掛在嘴邊,不去實現。逃避,是對人生的卸責。」馬賽Kyo建議,「夢想定太大反而不容易實現,很容易給自己逃避的理由。可以從小夢想開始,每完成一個小夢想,就有力氣再往前推。」
今年9月的冰島旅行,是他第六次進極圈。與來自瑞典的汽車廠牌VOLVO合作,進行一場讓他筋疲力竭卻又異常爽快的旅程。規劃要環島,每天的行程都要跑兩三百公里。他回想,「負責開車的朋友一到旅館就立刻昏睡,甚至開車的時候也會不小心閉上眼睛,其他人當然不敢睡,會從後照鏡偷偷盯著司機的眼睛。到旅館後我還要撐著,趕快整理照片上傳,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旅行本就充滿不確定性,冰島的變數更多,你無法決定極光出現的時間,無法決定火山噴發的天候,無法決定鯨魚是在海面上出現。「為了看極光,我還有連續十六天摃龜的經驗。」他笑說,「結果8月中火山爆發,台灣的新聞講得太嚴重,客戶(VOLVO)原本考慮把活動停掉,當時我說,可以停掉活動,但我還是會去。然後換我媽打電話來。我只好去研究冰島地圖,把火山位置跟城市距離、跟歐洲位置關係查清楚,標示出來給大家看,證明以各種客觀條件來看,影響沒那麼大。」
出發前他看過極光預報,都是小的,旅程第二天,NASA發佈預報,太陽黑子近幾天大爆發,一定會影響極光,但是他們抵達冰島的前三天都下雨,氣候溼冷,他已降低期待。結果往冰河湖的當天突然放晴,經驗告訴他,當晚一定會看到極光,他立刻建議同行的朋友先不要吃飯,去旅館check-in後就到冰河湖邊等,果然看到一波至今難忘的大極光。
「有時候要賭運氣,剛好一直賭一直中。」馬賽Kyo難掩興奮地說,「後來才知道,火山噴發的時候是不能有小飛機接近的,熱氣流會讓小飛機失去控制能力,很容易墜機。下雨也不行,前一天下雨,我們預定的那天卻放晴,運氣非常好。搭乘小飛機的時間有下午兩點、三點、四點的選擇,我選四點,因為黃昏的光線比較漂亮,事後證明也賭對了。後來第二天又開始下雨,旅館的其他人都沒去成。」
到了下一個地點,遇到不錯的天氣,他決定下午就去坐船,不僅順利出海,還看到鯨魚。連原本以為跳不成的冰湖,在雷克雅維克的路上,跟加油站的人聊天,也得知附近有個天然溫泉。開過一路泥濘,找到在海峽灣旁邊的大好地點。「我去試了水溫,5度,並沒有想像中冰冷,就決定去跳。第一次跳太低,沒有拍成,再從高台跳一次,還好這次有拍到。跳冰湖其實不恐怖,但是浸到水裡全身瞬間僵麻,像幾千支針插著,要在失去意識前趕快爬上岸。之前去南極的時候,水溫是零下2度,跳的話要綁繩子,有人會把你拉回來。只是當時放棄了躍入的機會,只留下遺憾。」
即使準備齊全,手氣大好,旅程中總有遺憾。冰島有個潛水地點,可以在水裡同時摸到歐洲板塊跟美洲板塊。他帶著GoPro想把這些記錄起來,因為想拍雙手同時碰觸兩大板塊的畫面,就把機器裝在胸前。「回飯店很興奮要看,卻發現所有畫面都有一半是黑的,被呼吸器遮住了。」說到此,他還是慘叫連連。至於特地借來的萊卡,則是忘記帶充電器,問遍整座挪威機場也找不到替代裝置,在冰島很珍惜地拿出來拍了兩張,結果因為太冷立刻沒電。「很像去了月球,帶了菸卻沒帶打火機的感覺。」
圖文摘自:Shopping Design 設計採買誌 No.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