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便祕的5大絕招

便祕是腸道出現老化的第一個警訊!人體吸收食物營養後,代謝消化的殘餘物質會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如果因為各種情緒或生活習慣因素,導致糞便無法排出體外時,毒素就會開始產生。便祕也是腸道老化的首要元凶。 想要預防便祕,你可以從以下五種方式做起,包括每天多喝水、每天都要吃早餐、晚餐不要吃太多、多吃青菜少吃肉以及多做運動,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便祕自然就能遠離你。

 

絕招 1 每天多喝水

解決便祕的第一步就是要多喝水,人體的細胞中約有65%是水分,當攝取的水量不足時,我們的全身細胞就無法進行正常的代謝作用,由此可以得知水分對於代謝有多麼重要了!絕大多數發生便祕困擾的人,平日的飲水量都很少。如果你能從平常的不喝水或少喝水,改成每天至少喝上5∼6大杯水,便可以幫助你有效地 解決便祕問題。

檢視一下你每天的飲水量有多少呢?是否經常飲用各種可樂、汽水或市售的含糖茶飲呢?如果你有便祕的困擾,就不要再喝市售飲料了。含糖飲料很容易吸收身體水分,影響身體原本正常的代謝機能,容易使你的便祕症狀加劇!

水分能促進胃腸蠕動

身體在代謝毒素與脂肪時,需要大量的水分參與。如果體內的水分不足,脂肪與毒素的代謝量就會降低。攝取充足的水分,才能使身體保持正常的代謝作用,順利將腸道的毒素與脂肪排出體外。
水能為身體補充能量,也能使腸道濕潤。大腸與小腸在進行消化作用時,都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潤滑的腸道才能使糞便順暢地通過排出。
欠缺活力的胃腸無法有效蠕動,因而容易發生便祕症狀。多喝水則能促進胃腸蠕動,特別是早晨的飲水。當身體的胃部與結腸出現反射作用時,就能有效促進排便。早晨起床,胃部呈現空腹狀態時,是最好的胃腸反射時間,這時若能多喝些水,就能有效促進胃腸產生反射作用。

每天喝足8大杯水

健康的人體至少每天要補充5∼6大杯水,如果正餐不喝湯,那麼必須要補充8∼10大杯的水,如此才能為身體補充充足的水分。每天攝取充足8大杯的水量,才能幫助身體進行大掃除,使堆積在腸道內的毒素徹底排出體外。
其次,除了飲用充足的水分外,掌握喝水的方式也很重要,有效的喝水方式才能讓身體與腸道充分吸收到水分。
有效的飲水方法,要一口氣將整杯水(200c.c.∼250c.c.)喝完。如果 只隨意喝上一、兩口水,無法讓身體真正吸收到所需要的水分。要大口且 一口氣將水分喝足,如此才能讓身體與腸道吸足水分。

定時飲水最重要

想要改善便祕的問題,就應該養成定時飲水的習慣,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去喝水。人體在一天之中,因應著不同時段的生理作用,而有不同的最佳飲水時機。 充分掌握一天之中最好的飲水時機來飲水,將能大大的改善原本攝取水分不足所引發的排便障礙。掌握固定且最佳的時間飲水,能有效排毒,透過水分的幫助,將身體在不同時段所代謝後的毒素排出體外。

每日喝水的最佳時段

喝水時段  怎麼喝水 功效
早晨剛起床  2杯溫開水 有利於潤腸通便
早上 8:30 1杯溫開水 補充早晨所需要的水分,也有助於為大腦提神,並緩解工作的緊張節奏
早上 10:00 1杯檸檬水 能幫助胃腸補充流失的水分
午飯前 1杯溫開水   補充水分能促進新陳代謝,也能使緊張一個上午的胃腸有機會充分蠕動
午飯後半小時 1小杯溫開水 有效強化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時也能為大腦提振活力
 15:00  1杯溫開水或花草茶  有助於將毒素透過尿液排出體外
17:30 1杯溫開水 幫助在晚餐前補充水分,增加飽足感,以避免在晚餐時暴飲暴食
睡覺前  1杯溫開水 有助於修護免疫系統,幫助代謝作用順暢進行


                  


絕招 2 每天都要吃早餐

想要有效改善便祕症狀,每天一定要記得吃早餐。胃腸經過一整夜的消化,一到了早晨時,早已經空空如也了。
這時如果能適當地完整攝取食物營養,將能促使大腸進行消化作用,有利於早晨期間的代謝消化。而足夠的纖維質與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創造足夠製造糞便的原料,有助於在大腸中形成糞便,對於緩解便祕是最好的改善之道。
保持良好消化的關鍵,取決於你吃的東西的內容。容易消化的早餐並不在於吃得多,而是在如何吃得正確與均衡。
早餐盡量多選擇穀物食品,因為穀物食品中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身體充分的能量,也有助於促進消化。穀物食品中的高纖維質,也有助於促進胃腸的代謝進行,燕麥片是很不錯的選擇。


絕招 3 晚餐不要吃太多

你是否習慣將一整天的食物集中在晚餐攝取,或習慣在深夜吃消夜?為了胃腸健康著想,建議你調整夜晚的飲食方式。
晚餐吃得太豐盛時,過剩的營養會刺激胃黏膜,促使胃酸過度分泌,容易引發胃潰瘍。過於豐盛油膩的晚餐,也會導致胃腸難以消化。由於夜晚離睡眠的時間很近,如果吃完晚餐後沒有運動,那麼所攝取的高脂肪食物將會堆積在胃腸中,導致無法充分消化吸收,很容易使大腸的代謝出現異常情況,影響到排便的順暢性。
夜晚的食物選擇也很重要,由於晚餐距離睡眠的時間很近,加上夜晚的活動消耗量較少,因此晚餐的飲食攝取不需要太過豐盛,否則過多的營養就會貯存在身體內,進而可能造成肥胖。


絕招 4 改變飲食習慣

平常吃東西的速度是否很快?你是否喜歡一邊工作一邊吃便當?或是經常囫圇吞棗地就餐?從現在開始要放慢吃東西的速度,只有緩慢的用餐方式,才能避免腸道因緊張而引發便祕症狀。
吃東西細嚼慢嚥:當你細嚼慢嚥時,口腔中的唾液分泌就會增加,會使胃酸與膽汁的分泌減少,如此能更為有效地保護胃腸。慢慢地進食能分泌較多的唾液,唾液能中和胃腸的各種毒性物質,引發良性的連鎖反應,幫助排出更多毒素。
多吃高纖食物:纖維質可說是使皮膚美麗的最佳營養素。因腸道排泄不順暢所引發的皮膚問題,建議要多吃高纖維的食物改善。植物性食物中的高纖維能促進排便,有助於將腸道內的老廢物質排出體外。
多吃含礦物質食物:蔬菜、水果與五穀雜糧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多吃含有豐富礦物質的食物,能使血液保持鹼性,降低血液中的乳酸成分,避免肌膚受到乳酸侵蝕而出現粗糙現象。礦物質中的鈣能清潔血液,還能使腸道功能活絡,保持全身的循環通暢,皮膚自然就會變得潤澤美麗。
少吃高脂肪食物:節制高脂肪食物是遠離偏頭痛症狀的首要對策。對於過冷、過於油膩、過於鹹辣等重口味的飲食也都應該節制攝取。如果因為暴飲暴食引起消化不良型的急性腹瀉症狀,建議你要少吃肉類,多攝取粥品、低纖維或流質食物等容易消化的食物,讓腸道好好休息與復原。


絕招 5 多做運動

每天要保持運動的習慣,讓自己的腸道有充分蠕動的機會。走路、有氧運動、爬樓梯或仰臥起坐,對於消除小腹最有效果。
建議每天晚間進行仰臥起坐,白天充分運用空檔或通勤時間多走路,回到家中不要只坐不站,保持多動的習慣,如此可以逐漸幫助你促進腸道代謝,消除小腹的肥胖。
養成多走路的習慣,走路是一種溫和的全身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有效活化心臟,幫助消耗血液中的膽固醇。
走路也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吸收消化,有效改善因為腸道消化障礙所引發的心血管疾病。


文章摘自:腸道排毒 自然養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