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
港人爭普選,全球都在看。資本主義的典範,染上政治色彩,引發外資大逃殺,恆指9月重挫7.31%,相較於經濟數據疲弱的中國大陸,有滬港通加持,上證指數9月大漲6.62%,第3季則大漲15.4%,報酬居全球之冠。十一長假過後,占中效應淡化,大陸官方政策法寶仍多,非經濟因素利空,創造投資好時機,其中潔淨能源議題發酵,重啟核電建設,電力設備股否極泰來。
大陸官方在8月份提出振興東北規劃,預計投資金額超過兆元人民幣,在遼寧建置2座核電廠為開端,更替重啟核電投資揭開序幕。9月下旬發改委擬定超過1000萬千瓦的沿海核電項目開工計畫,總投資規模可達1600億人民幣,以設備造價占投資金額50%計算,大陸核電設備製造商帶來超過800億元訂單。由於核能比其他替代能源擁有更高的穩定性,2011年以來大陸核能發展快速成長,2011~2013年發電量複合成長率14.41%,高於火力發電8.23%、水力發電6.02%,核電成長率遠高於全球,顯示大力發展核電為電力政策重要環節。根據大陸「十二五」電力發展規劃,核電裝機量將從2010年的10.82百萬千瓦提高到2015年40百萬千瓦,相當於複合年均成長率達30%,由於核電廠建造週期為5~6年,目前在建核電廠預計將在未來3~4年內完成,明年將進入裝機與入帳高峰期;另外為實現在2020年核電裝機量達到58百萬千瓦目標,核電廠批准增建加速,預估在2014~2015年間,將有9.2百萬千瓦核電項目獲批,2016~2020年間,批准增建核電廠裝機容量則達30百萬千瓦。大陸核電建設明年進入擴建週期,相關核電設備股:東方電氣(01072.HK)、上海電氣(02727.HK)進入高成長期,為值得留意族群。
大陸核電概念分為鈾礦開採、買賣業務與建廠、設備業務。前者主要業者為中核國際(02302.HK)、中廣核礦業(01164.HK),2家公司上半年因原料價格下跌,庫存跌價損失使虧損擴大。中核國際上半年虧損6097萬港幣,EPS為-0.12港元,遠高於去年同期虧損166.8萬元;中廣核礦業上半年虧損3570萬港幣,EPS為-1.07港仙,虧損低於去年同期3985萬元,該公司為擴大營運規模,更逆勢投資10.31億港元,收購上游鈾礦開採業務;大陸核電裝機加速,鈾礦需求回溫,轉機性可留意。在設備股部分,上半年大陸內需疲弱,用電量成長不如預期,加上火力發電成長趨緩,電力設備股獲利衰退;…………
完整精采內容,詳見《萬寶周刊》10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