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13歲首度參加大滿貫賽開始,歷經11年、37場大賽,韓裔美籍球星魏聖美(MichelleWie),終於在今年的美國女子公開賽,贏得生平第一個大賽冠軍。對於從青少女時期就備受期待的她來說,這座遲來了多年的大賽獎盃,證明她已經從目空一切的天才少女,蛻變成為越挫越勇的真正冠軍。
甫於六月下旬落幕的第69屆美國女子公開賽,魏聖美以全場唯一紅字的278桿總桿(-2),拿下職業生涯的首座大賽金盃。在賽後記者會上,這位人氣球星開心的表達喜悅:「很榮幸我的名字能留在獎盃上,真的感謝一切。」24歲的魏聖美,靠著這座冠軍,世界排名上升到第七名,72萬美元(約台幣2134萬元)的獎金入袋後,更躍居美國LPGA巡迴賽獎金榜首位。
從被譽為高爾夫天才少女,到人生低潮,再重返球場,又再度受挫,魏聖美經歷了一趟漫長而難捱的過程,甚至獨特的推桿姿勢成為媒體與球迷取笑的焦點。然而如今的她回歸球場,沒有了以往的傲氣,反而變得成熟、穩定。
魏聖美,美籍韓裔女孩,出生於夏威夷,四歲時開始學習高爾夫球。當千禧年老虎伍茲(TigerWoods)席捲男子高壇的同時,年方10歲的魏聖美就打進美國業餘女子錦標賽,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參賽者。2001年,11歲的她已經是夏威夷業餘女子高壇第一把交椅,成為夏威夷女子業餘錦標賽歷史上最幼齒的冠軍,隔年更以13桿勝差成功衛冕。2003年的美國公共球場業餘錦標賽,13歲的魏聖美一路過關斬將封后,成為這場業餘大賽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威名響徹全美。
至於台灣球迷們,開始認識魏聖美應該是2004年,當年已經被視為美國女子高壇未來巨星的她,信心十足地要衛冕公共球場業餘錦標賽,沒想到在決賽裡被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擊敗,傷心地哭倒在母親的懷裡,那程咬金就是來自台灣的曾雅妮。
十多年前的魏聖美除了在業餘賽事大放異彩,也已經展現出她能和職業選手一較高下的超齡實力。2002年12歲的她從週一資格賽中打進LPGA武富士菁英賽,儘管前兩輪打完就被淘汰,但已成為透過資格賽進入LPGA巡迴賽的最年幼球員。2003年大賽之一的納比斯柯錦標賽(KraftNabiscoChampionship),13歲的魏聖美除了成功晉級外,最終更名列第九,雙雙寫下最年輕的大賽記錄。同年更在新力公開賽資格賽中排名47,一個年幼的女孩打敗了49個男子球員。如此斐然的成績,讓她成為各大運動媒體追逐的對象,並且獲得多達六場的LPGA賽事外卡邀請賽。2004年她總共打了七場LPGA賽事,有六場打進前20名,包括納比斯柯錦標賽名列第四。而此時,她不過才14歲而已。
魏聖美在2005年10月轉入職業,隨即獲得Nike及Sony公司的合約,贊助金額估計達每年一千萬美元以上,身價連當時主宰女子高壇的安妮卡索倫絲坦(AnnikaSorenstam),都自嘆不如。
魏聖美的出現給高爾夫界帶來了超級人氣旋風,迅速成為媒體寵愛的她,每次比賽必定有支持她的大批粉絲圍觀,且備受各種體育雜誌、各大體育網站等媒體們注目。另外,從比賽主辦單位來說,這個神奇的小妮子根本是上座率的保障。高挑的身高、漂亮的外表與她的球技一樣具有超越年齡的水平,2004年她獲得勞倫斯最佳新人獎,成為勞倫斯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卓越的才能、無限的潛力,再加上美籍韓裔的背景,能被東方與西方觀眾自然的接受與認同,魏聖美幾乎具備了成功的一切條件。
不過,或許是名聲來得太快太早,目空一切的魏聖美認為自己的實力已經超越女子職業選手,而將目標放在挑戰男子高壇。從2003至2008年,她一共參加過六個男子巡迴賽的14場比賽。最早是14歲時獲贊助商邀請,參加美巡索尼公開賽(SonyOpen),成為挑戰美巡賽的第四位女子球員。雖然最後以一桿之差被淘汰,但魏聖美的成績仍然是值得讚賞的。也正因為如此,不只是她父親,外界也認同她的實力足以與男子選手一較高下,更延長了數年她在男子巡迴賽的日子。
炙手可熱的魏聖美不斷接受各項賽事邀請,足跡遍及各大巡迴賽,包括男子巡迴賽的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和亞洲。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原本沒有業餘選手參賽的LPGA錦標賽,主辦單位甚至量身製作備受爭議的「魏聖美條款」,藉此刺激票房和收視率,而她也不負眾望的交出第二名的成績。2006年魏聖美連三場大賽打進前五,全年八場LPGA賺進730,921美元,而拜參賽場數較少優勢,世界排名一度高居第二名。
2006年愛維養名人賽,魏聖美以一桿之差輸給凱莉韋伯(KarrieWebb),此時她才開始意識到自己欠缺在女子比賽中的磨練與學習。而在男子比賽方面,她在2006年一場亞巡賽SKTelecomOpen(南韓電信公開賽)獲得晉級,最後並列第35名,這也是她至今唯一晉級的男子巡迴賽事。
之後整整一年,魏聖美的成績從巔峰跌至谷底,這是她職業生涯的最低潮,逐漸地,每有魏聖美的話題,幾乎都是負面的新聞居多。最嚴重的一次是2007年因手腕受傷,而退出索倫絲坦主辦的吉恩大獎賽(GinnTributeHostedbyAnnika),而因當時開局16洞慘爆高於標準桿14桿,被批評為技術性退賽,更讓她成為女子選手們的眾矢之的。
2008年魏聖美沒有去打英國女子公開賽,反而挑戰美巡賽,索倫絲坦甚至說出重話:「如果你連參加(女子)大賽的資格都沒有,我實在不知道你如何跟男子選手對抗。」一連串的挫折,讓她認清事實,想參加LPGA就得從資格賽打起,並在2008年底以第七名通過測試。然而不管別人如何評論魏聖美,她表示「人們有自己的觀點。可是這並不會改變我想要做的事情,因為他們不知道我想要什麼,他們也不知道我的感覺是什麼。」就像她目前所採取的推桿姿勢,幾乎下腰90度的站姿儘管負面批評與嘲笑聲浪不斷;不過,不管動作如何怪異,能將球推進洞、打出好成績才是最重要的。
之後魏聖美選擇進入史丹佛大學就讀,她不只是身體素質和球技超群,學校成績也非常出色,展開了LPGA和史丹佛大學雙棲生活,並在2009年在歐秋雅邀請賽(LorenaOchoaInvitational)拿下生涯首勝,接著2010年加拿大女子公開賽(CNCanadianWomen'sOpen)再添一勝,世界排名一度回升到十大行列。不過,這時候的魏聖美,充其量只能說是一位不錯的女子職業選手,和青少女時期被視為女子高壇未來天后的情況相比,星光黯淡許多。
然而在大眾認為拿到史丹佛大學傳播學位後,魏聖美終於可以專注於巡迴賽時,她反而陷入二度低潮,2012年十場比賽遭到淘汰、2013上半年又增加七場,全年僅僅賺158,546美元,去年九月中世界排名跌至第87名,大學生活有助於她打球生涯的說法開始備受質疑。
似乎「名氣大於成就」是魏聖美甩不開的包袱,去年她獲得索罕盃外卡,又導致批評聲浪四起。魏聖美表示她從來不去看那些批評的評論與報導,她說:「我知道這存在許多爭議,索罕盃挑人總是如此,但我只是很高興我能在這裡。」儘管風評如此,魏聖美的隊友們也因此發現她本質的熱情、善良、聰慧,而開始接納她。
擔任魏聖美教練長達11年的名教練大衛李德貝特(DavidLeadbetter)表示:「再多的揮桿調整都比不上索罕盃期間的心態改變。她將鬥志與熱情原封不動地保持下來,重拾之前因為受傷、戰績低落、形象不佳而喪失對高爾夫的熱愛。」同時魏聖美樂意通過慈善事業奉獻愛心,為社會盡一份心力,也體認到明星選手的社會責任。除了在夏威夷舉辦了一場慈善兵乓球,今年一月她更變身為「廚師」,在一個名為「生活使命之河(RiverofLifeMission)」的慈善機構,為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準備午餐。
隨後她自谷底反彈,連續15場比賽晉級,其中六場打進前十名。今年四月初有機會贏得納貝斯克錦標賽,可惜敗給同樣是「神童」出身的琳西湯普森(LexiThompson)。不過她在LPGA樂天錦標賽(TheLPGALOTTEChampionship)逆轉奪冠,一舉終結冠軍荒,贏得生涯第三座LPGA冠軍,世界排名前進至15大行列。現任球后史黛西路易絲(StacyLewis)曾表示:「我認為魏聖美足以為女子巡迴賽帶來老虎效應,而她贏得樂天錦標賽冠軍對LPGA巡迴賽意義重大。」
而後魏聖美更是在六月奪得美國女子公開賽冠軍,這頂生涯首個大賽桂冠,也化解多年來大家對她的疑慮,排名再推升至第七名。「這座冠軍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暫居LPGA獎金后的魏聖美說道:「人生很諷刺,我想如果沒有那些低潮,沒有那些努力,你就不會珍惜那些高潮。我掙扎了一段時間,我也走過那段辛苦的低潮,現在冠軍就在旁邊。」
這位曾經在2007年締造一千九百萬美元年收入的當紅炸子雞,沒有了以前的驕傲自滿,如今更懂得以謙遜的笑容回報球迷。她說:「有時候的確遇到很多質疑,但仍然有很多支持我的人,他們從沒對我失去信念,這是支持我前進的動力。」歷經高峰、低潮,走過挫折的魏聖美,已經蛻變成為獨立自主的女性,準備好面對任何挑戰,只有24歲的她,高球職業生涯才正要開始。
圖文摘自:OneGolf 玩高爾夫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