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IPO、滬港通熱潮 誰得利?

◎約瑟夫

大中華區股市上半年報酬,陸股仍低迷,上證指數下跌3.2%,滬深300指數下跌5.5%,拖累恆指上半年下跌0.5%,H、紅籌指數下跌4.4%、4.0%。下半年大陸製造業回溫,「滬港通」10月入市效應,IPO、併購熱潮,中資證券股成最大受惠者。

MSCI新指數加持

MSCI在6月中旬宣布暫不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過度期間,將針對A股國際投資者推出MSCI A股(國際)指數與全新的MSCI所有中國股票指數。MSCI新指數是特別為持有「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配額的國際投資者,訂定指數、指數型商品的新指標。MSCI目前A股指數是為大陸投資者設立,包括441支成份股;新推出A股(國際)指數包含221支成份股,專為國際投資者而設。此外,現有中國所有股票指數包括590支A股、B股、H股、紅籌、民企,與在美國或新加坡掛牌的中資股;全新的中國所有股票指數有385支成份股,只涵蓋大陸、香港上市股票。現階段MSCI先推出2個新A股指數,讓國際投資者熟悉新指標,在10月滬港通開始交易,A股國際化程度提高,明年6月重新檢討,A股被納入MSCI全球指數體系機率升高,陸股加大與國際連動,資金行情可期。景氣面觀察,大陸6月官方製造業PMI為51,優於5月50.8,連續4個月上升,為今年新高;6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終值升至50.7,為去年11月新高,其中新訂單指數更創15個月新高,顯示官方微刺激政策收效,第3季基建投資帶動經濟復甦,下半年資金面、景氣面加持,陸、港股漸入佳境。

IPO、滬港通 證券股受惠

今年上半年全球資本市場榮景超過2007年;據Thomson Reuters統計,上半年全球收購、合併交易金額達1.75兆美元,較同期暴增75%,更創2007年來新高,併購熱潮顯示資本市場風險偏好增加。美國上半年併購金額7485億美元,成長75%;亞太區為3278億美元,年增85%,創歷史新高;歐洲併購金額達5090億美元,成長超過1倍。另就產業觀察,醫療保健業上半年併購總額達317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也遠高於2007年全年2750億美元,其中超過百億美元收購案,包括美敦力(MDT)以480億美元收購手術設備供應商Covidien(COV);


完整精采內容,詳見《萬寶周刊》10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