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股輪動的獲利契機:第1季

◎卡方斯

上回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以相對漲跌幅來看,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電子股,在國際假期禮物的效應下,整體漲跌幅在5、6月平均起來,這8年來都是不如大盤與金融類股的。換句話說,在五窮六絕的時期,除了少數有題材或是有關鍵主力大舉布局進場的電子類股之外,整體的投資布局可以略為調節到其他類股,對於增加整體績效有相當的助益。懂得操作電子指數與金融指數相關衍生性商品的投資人,也可以透過避險與相對強弱勢的概念,利用價差創造更多的利潤。今天我們就繼續探討其他季節的變動因素。

用錢出兵打仗上如果能夠掌握天時、地利、人和3個要素,縱使不一定能夠成為歷史名將,但成為常勝將軍相信不是什麼難事,這方面投資也是一樣,只要能夠掌握類股輪動的天時,選擇有題材與基本面的地利,最後再掌握有大戶跟著進場的人和,只要不碰上黑天鵝,有時候想輸不是這麼容易,前幾週的系列文章中我們講述了,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電子股,在國際假期禮物的效應時序影響,整體以相對漲跌幅來看,5、6月中這8年每一年都是不如大盤與金融類股的,只是輸多輸少而已。換句話說,在五窮六絕的時期,除了少數有題材或是有關鍵主力大舉布局進場的電子類股之外,整體的投資布局可以略為調節到其他類股,對於增加整體績效有相當的助益。而懂得操作電子指數與金融指數相關衍生性商品的投資人,也可以透過避險與強弱勢的概念創造更多利潤。

然而,讀者可以想想看,月有陰晴圓虧,有起就有落,所謂的強弱必然是相對的,既然在第2季電子偏弱,那麼有沒有電子偏強的季節呢?其實是有的,我們可以來看這5年之中,第1季過年前後的表現。一般來說,中國人會保留一定程度現金來過年,而企業也會在這個時候將大量的盈餘轉成年終紅利發放,換句話說,整體金融業的槓桿規模或多或少會下降一點,而金融業正是靠著擴大槓桿與信用獲利的行業。如果讀者有留心的話,今年過年前中國大陸的錢荒就是因為對應年前兌現潮的現金準備不足而產生的困境,也連帶影響了今年1、2月的金融指數狂跌了4.36的百分點。

換句話說,整體金融業在這個時候的操作會保守一點,而這個時程大約會落在1~2月左右,圖是這5年來於這段時間金融與電子的相對漲幅,可以看到除了102年在銀行OBU鬆綁下產生政策性拉抬之外(有機會我們再來聊台灣金融業的保守與鬆綁利多),其餘的年份金融都比電子股來的弱勢許多,可靠度高達8成以上。


完整精采內容,詳見《萬寶周刊》10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