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檔高獲利成長股 財報比一比

總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PK

◎王凱文

大多證券投資者藉由財務報表做為投資決策的參考,其中最重視就是獲利能力,而透過財務報表除了可以了解一個企業的獲利性外,還有公司的營運體質是否健全、營運狀況及經營績效是否良好、及未來若經營環境改變時企業是否能及時因應等等,所以透過財務報表可以幫助獲得做決策上的許多有用資訊。巴菲特也表示,任何一家公司的獲利能力取決於資産報酬率、負債的成本、及財務槓桿的運用。前2期已經針對獲利能力剖析,本期針對經營能力做案例分享。

從4面向看經營能力

企業經營力就是企業對包括內部條件及其發展潛力在內的經營戰略與計畫的決策能力,以及企業上下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的管理能力的總和。在此以4面向看經營能力,包括

  1. 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額)

    就是衡量一企業存貨周轉速度,顯示企業推銷商品的能力與經營績效。存貨周轉率愈高,表示存貨愈低,資本運用效率也愈高;但比率過高時,也有可能表示公司存貨不足,導致銷貨機會喪失。相反的,若此存貨周轉率愈低,則表示企業營運不振,存貨過多。存貨天數=365/存貨周轉率,存貨天數不宜太長,除了造成資金壓力外,尚有存貨跌價損失問題。

  2.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貨淨額/平均固定資產淨額)

    用以衡量公司廠房、機器設備、土地等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即企業平均投入一單位固定資產所產生營業收入的程度,可檢視企業對固定資產的運用效率。固定資產周轉率愈高,表示該企業一單位固定資產所產生的營業收入愈高,此顯示該企業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愈佳;若固定資產周轉率愈低,則表示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愈差,固定資產未能發揮應有的效益,可能具有過多或閒置固定資產的問題。

  3. 總資產周轉率(=銷貨淨額/平均總資產淨額)

    用以衡量公司所有資產的使用效率,也就是投資1元資產所產生多大的銷貨收入。總資產周轉率愈高表示企業整體資產使用的效能愈高,投入資產能創造的效益愈大;若總資產周轉率過低,則顯示企業整體的閒置資產過多,資產運用效率愈低。

  4. 應收帳款周轉率(=銷貨淨額/各期平均應收款項餘額)

    應收帳款存在能否回收的風險,因此回收速度愈快,對公司的資金運用愈有利,若應收帳款金額過大或周轉率偏低時,代表未來提列呆帳的可能性很高,此時企業必須衡量授信政策是否太過寬鬆。應收帳款天數(=365/應收帳款周轉率)不宜比應付帳款天數還長,否則有資金周轉不靈問題。


完整精采內容,詳見《萬寶周刊》10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