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股正點燃美股另一波淘金熱潮

◎何嘉展 CSIA

根據Citigroup的統計,商品今年Q1績效優於股票與債券,並於所有投資資產中排名第一。這是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首次出現的情況。天然資源基金已連續3年績效落後MSCI世界指數,在能源產業的帶動、礦業回穩情況下行情可期。

礦業股經歷了3年熊市,不少礦業公司大幅削減資本支出,出售資產,重新專注於成本控制及提升營運效率。隨著全球經濟緩步復甦,對礦產的需求將回升。預期礦業的財務健全度將逐步強化,開始有條件增加派發股息或進行股份回購。近期中國需求有復甦跡象,且多家礦業大廠今年有機會轉虧為盈的情況下,摩根大通集團近期已建議加碼礦業股。

能源股帶動天然資源另一波漲勢

普信資產管理(T. Rowe Price)指出:隨著夏季用油旺季來臨,在油、金、農、礦4大題材中,能源因具備低企業價值倍數、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及高現金股利率等優勢,是天然資源市場中最具投資機會的產業。因素包括:

  1. 供需面趨於緊俏:

    預估全球原油需求將以每年1.5%速度成長,全球原油生產卻以每年5~6%速度遞減,加上美國頁岩油產量即將達到高峰,將使得全球原油市場可能在2016年出現供需缺口,油價可望維持長期走升趨勢。

  2. 股價遭低估:

    近年油價仍居於高檔,但能源股票評價反而遭到低估,在所有產業中享有最低股價淨值比、低本益比,及高於平均的現金股利率。在美股頻創新高之際,全球能源類股離歷史新高還有2成距離,意味能源類股仍有充分上漲空間可期。特別是部分能源次產業類股,近月來投資動能與日俱增,探勘類股與設備服務類股雙雙創2011年新高,煉油類股漲勢更為驚人,股價已改寫2008年以來新高。

  3. 投資題材豐富:

    在原油供需漸趨緊俏預期下,油價格將穩步走揚,舉凡能夠增加產能、削減成本的探勘及生產、設備服務及鑽探及新興市場整合能源企業,將更有獲利表現空間。就整體能源產業來看,獲利最重要的2大因素分別為成本與出口。


完整精采內容,詳見《萬寶周刊》10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