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海線車站,均設有供遮風擋雨的候車亭,抵禦寒冷的東北季風。崎頂車站目前無主體建築,為台鐵招呼站,出站可透過刷卡感應扣款。
清晨五點車子一路往南開,往台灣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開去。開過田邊小巷後,車子一路爬坡,兩旁是荒廢土牆,還有一些鬼畫符塗鴉。開始有點擔心我們會就此迷路在這偏僻小鎮,跟崎頂火車站擦身而過。
爬上一小段樓梯,先看見藍白相間的車站,三三兩兩的人在裡面安靜候車,軌道向左右無限綿延伸長。沒有廣播、汽笛聲,旅客跟火車有不言而喻的默契,火車悄悄進站載走約好的旅客。周圍靜得不可思議,像觀看一部默劇電影,沒有聲音,但更專心在每處場景細節;沒有站務員,旅客憑預付卡刷卡進站,至於大家「有沒有刷」就不一定了。
崎頂,人們舊稱「老衢崎」,是舊時南北縱貫古道必經地,清代在老衢崎設有舖站,就是所謂的郵局,亦置舖兵三名。原設於一九二八年的崎頂車站,一九三一年曾建木造站房,但一九六六年就拆除了。現在旅客不會看到車站主建築,但設有公廁及簡易候車區。我們一路向下走,尋找傳說中的子母隧道,原本想像子母隧道是一大一小並排,真正看見時一前一後重疊在一塊,兩個重疊的黑窟窿感覺會把人吸引進去。踩著雜草叢生的軌道,有些都彎曲斷軌了,夾縫裡開了蒲公英和野花,即使是大白天,進到陰暗的隧道裡,也有點陰森黑暗,紅磚斑駁訴說著歷史的痕跡,一號隧道內甚至可以看到美軍掃射的彈孔。
當地人喜歡沐浴在北戶聚落裡的芬多精,路人親切跟我們指引子母隧道的方向,在這裡,每位耆老都是官方導遊,指引我們方向,告訴每個來此的遊人在地歷史。白天的大樹下,老人們喜歡在這裡聚會,面向西部海岸,眺望遠方風車,享受徐徐微風。可以看到許多三合院古厝,一百多年歷史的林家古厝也在這裡,老宅與緩慢的生活步調,讓這裡有如世外桃源一般。
龍鳳漁港
撰文、攝影: 郭恆成

適逢退潮,船隻穩穩「坐」在港底淤泥,景象十分有趣。碼頭棧板有些傾斜且凹凸不平,遊客踩踏需要格外留意。港口目前正在進行維護工程,疏通沉積砂石。
龍鳳漁港是苗栗首座觀光漁港,離竹南車站只有十分鐘,緊鄰西濱快速公路和國道三號,不論搭火車開轎車都方便。挑平日造訪,遊客三三兩兩,中午漁販收攤打烊,慢條斯理把貨料搬上發財三噸半,開走後漁港一片沉寂。港內大退潮露出濕泥沙地,船員趁閒暇梳理魚網漁具,港灣出口幾台挖土機搶時間清淤泥,苗栗沿海大多屬潮汐港,無定期疏通會影響船隻進出,地方政府每年撥千萬經費維護;看著怪手在「海平面下」施工,也算奇景。
民國九十年七月,龍鳳漁港外海首次被發現白海豚蹤跡,牠們總挑東北季風減弱、農曆三月媽祖誕辰出沒,漁民親暱稱呼「媽祖魚」。上Youtube 搜尋影片,能看見白海豚圓滾滾身軀在浪花中一閃一滅,但媽祖魚帶來的觀光祝福,也諷刺地限制漁民討海生計,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劃定的保護範圍,將規範既有捕撈方式及水域,經濟與生態需要再琢磨雙贏局面。
慈裕宮
撰文:郭恆成 攝影:吳偉祺、郭恆成
慈裕宮
(037)462-353
苗栗縣竹南鎮中美里1 鄰民生路7 號
www.cihyu-temple.com.tw
冬天海港蕭瑟淒涼,龍鳳漁港南端有處防風林步道規劃成森林遊樂區,換換口味騎車散步,適合消磨一下午。分為假日之森、親子之森和長春之森三大區,全程沒什麼坡度,老外也愛趁周末來這曬太陽。竹南有號稱「台灣三媽」之一的中港慈裕宮,搭火車返家前可順便參拜;原廟不幸毀於當地泉漳械鬥,現址一八三八年落成,門前一棵兩百年老榕枝葉繁茂,拍攝這些動輒跨世紀的文物,心裡謙卑與尊敬油然而生。主殿上方掛著清朝同治帝獻立的「允王唯后」匾額,這裡是絕佳「打卡」地點,不容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