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產效應發功 |
去年大多數行業縮減資本支出,今年包括傳產及電子陸續擴廠,顯然看好景氣,台灣今年全年外銷出口可望較去年明顯增加,經濟成長率有機會由去年略為超過2%,轉而超過3%,對擴廠業者及股市都是利多。 【文/方亞申】 今年以來擴產消息不斷,從去年頗夯的成衣及工具機,到原本被看衰的電子業,包括節能、蘋果供應鏈、PCB、工業電腦、被動元件,以及半導體也從台積電擴散到相關供應鏈、封測、DRAM,其他如大廠台達電、金仁寶集團等等也有擴廠行動。基本上這兩年大部分行業在景氣不是很好之下,要擴廠大都是看到訂單才有動作,相對有利未來業績表現,股價也有機會同步反應,應該多加注意、追蹤這些公司。 |
歐美經濟帶動台灣保三 |
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好不容易逆轉從原本預估不到二%,跳升為二.一九%,即便如此也是金融海嘯以來較低,也遠低於亞洲新興市場的五.五%。不過今年根據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 GI)最新預估,調高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三個百分點,從三.一%上修為三.四%,應是看好我國外銷好轉、景氣復甦動能轉強所致。而主計處前次的預測值為二.五九%,近期修正也調升達二.八二%,主計處未調升至三%以上也可能是避免去年初高調公布經濟成長率,結果一路下調五次的窘狀。綜合GI、台經院、台綜院、中經院、元大寶華及經濟學人、渣打對今年台灣GDP預估值,平均為三.一二%,今年GDP超過三%應該不難。 |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6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