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資訊潮 11檔指標股

◎姚君達 CSIA

柏南克宣布QE緩退之際,資本市場以利空出盡解讀,其中以美國股市為首的成熟市場最為強勁,聖誕節前夕道瓊、德國股市續創歷史新高,那斯達克指數也來到13年新高,雖然目前全球股市不能以「便宜」來形容,但整體景氣成長趨勢卻是明顯的,系統性風險暫時解除。

Google(GOOG)、Amazon(AMZN)、Facebook(FB)3檔那斯達克成份股引領創高,明確道出人類科技的下一步趨勢是在資訊服務、網路應用,雖然台灣沒有如此的國際大企業,但站在巨人肩上的浪潮,相關的資訊服務個股也值得投資人留意。本期文章特別從軟體應用、硬體2端深入分析,資訊爆炸時代,台股中值得讀者留意的企業。



迎接資訊爆炸時代 商業模式新革命

根據IDC統計,今年底前智慧型手機數量將達14億支、平板電腦將達2.68億台,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分鐘將有4.7萬個應用程式被下載,而Google董事長兼CEO施密特也指出,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到2003年所累計的資訊,是現今社會大約2天所創造水準,這還是他2011年時所指出,至今每天所建立資訊量大約是250萬TB(1TB約1024G),相當於2007年全年產生資料量,而2020年資料產生量將比目前再成長44倍之多。

如此快速、龐大的資訊量,若未經過蒐集、處理、分析,也僅是一堆漫無章法的資料(Data),但若是有效加以分析應用,將成為有效的資訊(Information)。舉個簡單的例子,社群網站藉由搜尋、網路點擊、網頁瀏覽、地理位置,就可以歸納出行為模式,而這些行為模式經過有效歸納整理、分析執行後就是大商機,讀者於網路購物時不難發現,網頁的「您可能會喜歡…」推薦選項,就是類似如此應用,這些分析可以讓企業明確了解目前市場關注的商品品項、銷售最佳時段、地區性消費特性。


完整精采內容,詳見《萬寶周刊》1052期,全國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