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股明年利多大引爆 |
◎王榮旭 CFTA/CSIA |
12月投信作結帳炒小型股拚績效,這股炒短行情進入月底後隨時會結束,所謂股價漲多的是利空,短線漲多股不宜再追高,11月後生技因為財報利空遭法人棄養調節,OTC生技指數拉回整理7週後已到半年線,不少生技股更是跌破年線,股價跌深就是最大利多,在技術面超賣之下,可望展開強彈。 |
主流沒有修正無法續強 |
生技短線只是漲多拉回修正,成功投資家不在乎短線市況差,集團大老闆如潤泰尹衍樑、台塑王瑞瑜、統一羅智先在12月先後宣布持續投資生技,受惠全球老年化趨勢加快,用藥需求支出持續成長,可見生技產業長線基本面依舊亮眼,短線修正何時結束?技術面,負乖離過大僅次於今年元月及4月,隨時會技術反彈,到本週生技已經拉回滿8週,時間波開始進入轉折;籌碼面,這波賣壓來源在於法人及部分內資散戶,新藥4大天王台微體(4152)、安成(4180)、基亞(3176)及智擎(4162)主力庫存水位不減反增,投信賣壓隨年底到來已漸尾聲,市場看到生技跌下來後,不少事後諸葛的反生技聲音洗出最後散戶籌碼,這次籌碼洗淨的程度不下於今年前幾次,讓後面生技反攻更具威力,第1波反彈在年底,更大的攻擊在明年Q1,尤其是元月效應。 |
生技迎接元月行情 |
統計過去生技股每年Q1漲幅是全年最大的一季,美國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過去4年Q1都上漲,且平均漲幅達13%,國內OTC生技指數去年Q1漲21.8%,當時我的代表作新藥股基亞漲幅更高達55.6%,OTC生技指數今年Q1漲15.1%,我的代表作新藥股合一漲幅更高達63.7%,OTC生技指數明年Q1會漲多少%,到時最會漲的生技股又是哪一檔?我認為仍不脫新藥範疇,新藥不成功則以,只要研發成功帶來的獲利是數倍股本,且不容易再虧損了,這與電子不同,電子今年虧轉盈,明年又由盈轉虧很平常,明年國內不少新藥公司進入關鍵時期,市場多所期待之下,倘若不在今年底拉回修正,一路漲到明年等利多出來如何再續強,反而會利多出盡。 |
完整精采內容,詳見《萬寶周刊》1051期,全國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