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元集團今年漲法不尋常

東元集團電子股轉機十足,展現活力

◎莊正賢

東元集團過去一直十分低調,雖然轉投資也枝繁葉茂,但除了前年掛牌的安心(1259)股價一度衝到近300元外,大部分的掛牌公司表現都乏善可陳,加上東訊(2321)的前車之鑑,更讓大家對東元的電子轉投資之路充滿質疑。

但今年中以來,卻一轉大家的印象,從年中亞太電信(3682)掛牌後引發外資一路買超,更成為MSCI最新成份股,不但豎立企業重整再造的典範,更向大家宣示東元集團的電子股絕不是肉腳。

其實東元集團電子布局的關鍵人物,正是創辦人黃茂雄長子黃育仁,身兼多家公司的董事長,更在今年展現接班的能力,旗下公司都有不俗的表現。



聯昌轉虧為 股價一馬當先

首先展露頭角的就是聯昌(2431),今年第4季以前,股價還在9元不到,也是獲利在損平邊緣遊走的變壓器廠,但從公布第3季財報跳升到0.27元後,股價也從不到9元,3大法人持續加碼,本週一度漲到15.9元的高價,漲幅高達7成,為什麼有那麼大的變化?就不得不提新任總經理李學寒,重視管理的他順利削減成本,並在訂單回籠下,毛利率也由第1季的7.21%到第2季的12.58%,第3季更成長到14.21%,營益率也由負轉正,獲得法人的認養,股價一飛沖天。




東友為電子控股樞紐 日幣貶值概念股
接棒演出的是具有電子控股樞紐地位的東友(5438),與聯昌一樣今年第4季還是一個連票面值都不到,連虧2季的低價股,但在第3季財報公布後,股價一度漲到14.35元,漲幅也逼近5成,為什麼會有這樣亮眼的演出呢?

公司一直以日系的多功能事務機代工為主,過去在日系品牌穩居龍頭地位時獲利常常保持4元以上的高獲利,但隨著韓系、美系品牌紛紛跨入這市場,公司的獲利也急轉直下,甚至在今年上半年因為認列遷廠費用,還出現少見的虧損。所幸安倍上台推動經濟3箭,日幣大幅貶值,讓日系廠商競爭力大增,同時公司也積極擴展非日系訂單,也把產品線拉大,因此獲利也擺脫谷底,第3季獲利迅速回升到0.48元,預計在日幣持續弱勢下,將是最受益的日幣貶值概念股。

完整精采內容,詳見《萬寶周刊》1048期,全國便利商店 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