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官方連續推出獎勵太陽能產業的政策,一改過去思維,轉為積極鼓勵需求增加,當然中國的需求崛起,也讓供給過剩多年的太陽能產業,盼到新的供需平衡契機。 |
【文/黃輝明】 |
從金融海嘯以來,急速墜落的太陽能產業,近期終於嗅到轉機的味道,關鍵不在於歐洲市場的復甦力量,而是亞洲這個區域的需求突然崛起,從太陽能產業的復甦開始,潔淨能源以及節能相關的概念股,重新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尤其相關個股第三季的財報表現優於市場預期,加上法人圈也對太陽能相關類股明年的展望偏向樂觀,節能族群有醞釀自谷底大波段往上翻揚的機會! |
|
這幾年節能產業有多冷清,從四大慘業裡頭太陽能跟LED就占了兩個位置可想而知,不過這樣的情況,在下半年起有了轉變,太陽能族群的個股一個一個從谷底翻揚而上,其中掛牌後一直沒有表現的太極,光是十月份以來股價就從十四.六元漲到二三.五五元,換算漲幅等於超過五成。太極在一一年的八月以二一.五元掛牌,最慘的時候曾經跌破票面股價只剩下八元,現在不但突破了當初的掛牌價,還創了歷史新高,終於一吐這幾年來的怨氣,母以子貴的氣氛帶動下,廣運的股價也跟著翻騰而上。另外,大股東是英業達集團的益通股價也從十四.○五元漲到十九.二五元,漲幅接近四成,其他像是碩禾、昇陽科、綠能股價也分別都有二到三成的漲幅,看來太陽能族群有從谷底翻揚的氣勢。 |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5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