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 24 書網
24Reader 伺服器進行維護及升級,在此段期間,暫時不會更新書本雜誌;客戶可正常進行購買、下載書本雜誌及閱讀。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所有於www.24reader.com購買之書籍請於閣下的 智能手機 或 平板電腦 上閱讀。[ 按此瀏覽更多關於支援設備的資料 ]
搜尋

CUP 茶杯雜誌 Issue 159 04/2015

光波書號:260159

作者  :CUP編輯部

出版  :Cup Magazine Publishing Limited

來源地 :香港

語言  :繁體中文


關鍵字 :
墨爾本 澳洲 越南 胡志明市 高爾夫 生活 藝術 社會人文 民生

內容簡介
CUP Magazine於二○○二年創刊,是一本以城市文化為主調的月刊,提倡品味和知識,最初的讀者群以專業人士及商業人士為主,至今已得到香港日漸壯大的中產階級的廣泛認同。每期的專題故事以城市生活所關注的話題切入,尤其是富有趣味性甚至是爭議性的題目,以明辨是非為根本,盡顯自由包容的氣氛。而品味和知識,離不開語文水準的支持,CUP Magazine要求高質素中文,廣羅名家,並致力引入英語世界的新思維,為香港讀者帶來國際視野。
讀者留言
留言含敏感字眼,請修改後再輸入。

心動想移民?帶你傲遊世界最佳居住城市──墨爾本! 

世界有多份最佳居住城市(World’s most liveable city)排名榜,EIU(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那份選墨爾本為第一位,Monocle 雜誌調查結果則列墨爾本為第三位。最近我第二次短遊墨爾本,試圖驗證該個澳洲城市獲得的崇高榮譽,發覺名單合理可信。

墨爾本車站對面,在最熱鬧地區設置資訊中心,十分方便遊客。

宜居首重交通
今回在墨爾本,我住在離球場十多分鐘車程的酒店,所在地區名叫Middle Brighton。來接飛機的司機載我到達 Brighton 海邊時,沿路經過平房或者兩層房子,對我說:「不要以為房子外觀陳舊,房價卻比市區新型豪宅還貴很多。」一般人住在市區最熱鬧位置的五星級酒店,以為已看到墨爾本精華,可能做了井底蛙。原來低調住在郊區海邊,鄰近有七家高爾夫球會的 Brighton,才是隱形富豪住宅區。我慶幸自己可以住在那裡,讓我反而有機會認識墨爾本重要一個面相。走出酒店門口,過馬路,便是長長海灘,沒有小販和搭建的食肆,清潔安寧,環境舒適,很多人開車來,在沙灘上靜靜各自活動。這樣氣氛的區域,才是城市貴族集中地。

我以為 Brighton 地區離開墨爾本市區很遠,想不到該區有兩個火車站,我買了幾澳元的儲值卡,便從 Middle Brighton 站乘車,半小時便到市中心,而班次頗密,大概 20 分鐘一班。乘客都當乘巴士一樣,不會查它的時間表。去到墨爾本市中心大站,還可以轉乘行走市區的多條捷運線,不出閘,便屬免費乘搭!我先後跳上過兩條線的列車,當作遊車河。其中一條是繞市區一大圈的循環線,我可以上一堂城市觀察課。在市區地底轉了一圈,又在地面遊過一條路線後,我才出閘。然後,我又拿著儲值卡跳上電車,繼續遊車河。電車打卡機在司機視線範圍以外,很多人上車根本不打卡,沒人理會。我坐完一條線便回頭,又跳上另一架電車,遊另一條線。

坐過電車之後,我轉去搭巴士延續城市觀察,巴士路程很長,良久也未到終點,我見已看得差不多,便下車,轉乘另一路線巴士,幸運上了快車,一下子便載我回到市區,途中還讓我坐遊唐人街,真化算。墨爾本還有免費巴士,走經熱門景點,方便遊客,而老人家亦可在某些日子乘搭任何路線巴士,又是免費。在一段巴士旅程上,有對 60 來歲中國夫婦坐在我對面,大概出身農村,沒讀過書,來到墨爾本仍未除大陸泥土氣味。他們跟我聊起來,說一家人住在海濱賭場區域幾年,間中會到市區走一走。他們連最簡單英文都不懂,甚麼街名都不知道,我卻發覺他們在墨爾本行動自如,很習慣,很享受,還領略到甚麼是生活質素。那時我便明白,墨爾本會成為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原因。理想城市便該這樣,連不懂英文的人,也可以無壓力無憂慮,能夠平等享受城市裡所有公共設施。

墨爾本公共交通發達,火車、地鐵、電車、巴士路線設計恰當,車費平,甚至免費。市民居住在外圍也生活方便,而我也可在短時間,摸清楚整個城市脈絡。城市規劃優良如此,怪不得墨爾本會在多份權威調查裡,位於世界最佳居住城市排名榜前列。

現代美術館旁邊的附屬建築,當然不會平凡,破格乃理所當然。

Jean Paul Gaultier 生平回顧展此回短遊墨爾本,我有兩件事要紀錄。一是到了 NGV 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看到法國時裝界壞孩子 Jean Paul Gaultier 生平回顧展。Gaultier 剛剛宣布,不再做 Ready to wear(成衣),以後只專注於 Haute Couture(高級訂造時裝)。他在美術館舉行回顧展,明顯要總結自己大半生事業。他自幼受祖母影響,理解舊時代女性注重內衣,而古時候的精緻女性腰封,成為他的靈感。他為 Madonna 設計那件尖塔型胸圍歌衫,讓他聞名世界。

此外,他成長時,適逢倫敦 Punk Rock 興起,他深受感染,自此設計時裝,從街頭取靈感。他緊貼社會時代趨勢,關注性別問題,設計時裝刻意模糊男裝女裝界線,而他自己亦多次穿裙公開露面。有個時期,他的衫裙套裝,男女都可以穿著。我在美術館看到 JPG 展覽, 理解到這位服裝設計大師創作理念,感覺幸運。

美術館入場免費,而大堂設置旋轉木馬,家長都願意帶小孩進場。   

關於光波|聯絡光波|帳戶設定|忘記密碼|常見問題|私隱條款
客戶服務熱線 (852) 2893 8186 技術支援電郵 ( support@24reader.com )
© 2025 GuangBo Media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